为企业减税2万亿,如何落到实处?

2019-04-29 01:40:40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税负税率增值税

闫肖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减税2万亿的目标,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将制造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服务业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大规模减税的民间呼吁终于落实为国家政策,减税方向精准到位,减税大幅提高,稳定性、透明性增加,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创新、投资等方面。這是顺应市场需求的一场“及时雨”,必须给一个大大的赞!

要将减轻企业税负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实在降税,另一方面要依法征管,尤其是地方税务部门不能巧立名目“名减实增”。众所周知,各地财政状况不一样,有的地方利用税收“工具箱”,甚至出现了一方面减、一方面强征管的怪圈。而且,增值税是第一大税种,税率不论降低几个点,难免会对地方的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增值税的中央-地方分配比例是5:5分成,有些地方省里会拿走50%,到市县就很少了,确实会让一些市县财政捉襟见肘。

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像中央财政一样开源节流,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同时还要主动挖潜,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

同时,各级政府都要认识到大规模减税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克服“宽松日子”的长期惯性,要切实体会到企业的难处。比如除了增值税,数据显示制造业的一些附加税已占到平均利润的四分之一。而服务业“营改增”后,智力劳动力成本不能实行增值税抵扣,也导致税负陡增。

更大的难点,是减税与保障公共服务支出之间要取得平衡,不能让减税后的公共服务打折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离不开公共服务。既要大幅减税,又要保障公共服务,需要改变投资型“大政府”模式,比如压缩大项目,减少一般性支出尤其是“三公经费”,来解决减税导致的财政缺口。

事实上,为了防止地方财政收支出现问题,中央财政也早有准备,比如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规模,提升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以弥补地方财政缺口,优先保障教育、医保、医疗这些重点支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财政支出超过23万亿元,增长6.5%。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10.9%。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压力,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

总之,为企业减税2万亿,与中央、地方政府过紧日子同步展开,其中的关键在由“大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平衡财政收支关系,深化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能,为减税降费创造更大空间;还应在减税降费过程中同步降低融资、制度性交易等多重成本,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搞经营,激发潜能,这样才能实现减税降费带来的“乘法效应”。

猜你喜欢
税负税率增值税
调整从租房产税税率的思考
山西财税(2023年8期)2023-12-28 08:06:04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的几点思考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辽宁经济(2017年6期)2017-07-12 09:27:27
关于餐饮业征收增值税的若干思考
山西农经(2016年5期)2016-02-28 14:24:27
从黑水城文献看西夏榷场税率
西夏学(2016年1期)2016-02-12 02:23:30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