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营商环境始于“新官必须理旧账”

2019-04-29 01:41:28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民告官旧账公信力

闫肖锋

近日,黑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高票表决通过了《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新官必须理旧账”被写入条例中。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与市场主体签订的有效合同,不得以政府换届、相关责任人调整或者当地政府政策调整等为由不履行兑现,或者迟延履行兑现。这是全国各省市区同类法规中的首创。

改善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先行,树立政府公信力先行。这不仅对振兴东北至关重要,对全国其他省市区也颇具借鉴意义。

究其根本,新官为何不愿理旧账?一是因为新官上任总想立新功,新功才是自己的政绩;而旧账理好了则是前任的政绩,理不好反而惹来麻烦,甚至招致骂名。二是因为大多数新官认为,旧账可能是替前任“擦屁股”的“烂账”,或是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且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吃力不讨好,未必理得了、理得好。三是因为一些新官的“官本位”思想浓厚,不将规划重调,不让建设重搞,似乎就显示不出自己的领导才能与魄力,于是另开炉灶,另谋新篇。

“新官不理旧账”的后果则是政府公信力大幅贬值。政策朝令夕改,执行朝三暮四,长此以往,谁还敢来投资?谁还敢有长期打算?“规划赶不上领导变化”“一任领导一张蓝图”“一任领导一个政策”,影响地方政策的严肃性、公信力,影响群众、市场投资主体的利益,影响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相关部门开始对这一沉疴痼疾予以警醒与治理,一些新官已经开始理旧账了,但离群众的要求恐怕差得还远,而且并没有形成气候。因此,像黑龙江省那样将“新官必須理旧账”写入法条大有必要,这是让旧账受到法规保护的举措。如果再有新官人为区分新账旧账,割裂职责、推卸责任,当事人就有依据提起“民告官”了。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很多场合强调“新官”要理“旧账”,足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其实,若是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大凡在人民群众中留下好口碑的官员,无不是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高手、能人。不管处于什么岗位,惟有敢于“理旧账”、善于“理旧账”、勤于“理旧账”, 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

在全球化竞争时代,地方各种招商引资新政、人才新政频出,但欲留住人才、留住投资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改善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关键在“筑巢”——即改善环境生态。能留住企业、人才,关键在营造出一条公平竞争的环境。首先政府要讲诚信,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民以官为表,官的一举一动有示范和表率作用,成为社会诚信的典范。反之,则成为失信的典范,败坏了整个社会诚信度。

如何构建政府诚信?一方面要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问责制度,提高政府失信成本,让那些有诺不践、有约不行、有法不依的政务人员付出“刻骨铭心”的代价,建立对规则的敬畏。涉嫌违约乃至违法的官员要受到法律惩处,而不是“自罚三杯”了事。

另一方面要将“新官必须理旧账”写入法条,倒逼新官维护发展大局、维护政府诚信、敬畏法律底线。说到底,还是要将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这样民众才能安心。

改善营商环境从“新官必须理旧账”开始,从政府说话算数开始,从越来越多的“民告官”胜诉开始。

猜你喜欢
民告官旧账公信力
“新官理旧账”是营商环境和生产力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4
“新官”与“旧账”——表面是“交接”问题,根子是“担当”缺失
当代陕西(2019年19期)2019-11-23 07:53:56
是时候理一理“新官不理旧账”了
协商论坛(2018年3期)2018-05-10 19:42:20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9
民告官,这些部委缘何败诉
反腐决不放过旧账
检察风云(2015年14期)2015-08-05 18:17:30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新闻传播(2015年10期)2015-07-18 11:05:39
“民告官”怎么告
当代党员(2015年1期)2015-01-07 16:28:07
让“民告官”不再难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