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女高音米卡艾拉的音乐形象塑造

2019-04-29 00:00:00刘希韬
当代音乐 2019年8期

[摘 要]

《卡门》在歌剧舞台上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忽略大家都倾注了无数注意力的角色形象卡门,重点分析《卡门》中的女高音米卡艾拉。通过阐述歌剧的创作背景,女高音在剧中人物形象特征与音乐形象塑造要点,并以《我说我是什么都不怕》为例,解析女二号女高音角色米卡艾拉的音乐形象塑造,让米卡艾拉这一悲情主义角色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同时也给声乐学习者一定的学习参考。

[关键词]《卡门》;女高音米卡艾拉;音乐形象;旋律;舞台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J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19)08-0148-02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人生中最后的一部歌剧,也是迄今为止被反复搬上舞台次数最多的一部歌剧,[1]其中塑造的女中音卡门的艺术形象在音乐论坛上有着无可更替的作用,在人们为塑造女中音卡门这一形象不知疲倦时,往往忽略了在这一剧中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即女高音角色米卡艾拉,她在剧中出场次数不多,与女一号卡门性格上面形成鲜明对比,也正是由于米卡艾拉的衬托,卡门的形象才更加别具一格。[2]

一 、歌剧《卡门》女高音人物形象特征分析

(一)女高音在该剧中的地位

一直以来,绝大多数的音乐研究者都把注意力放在女中音卡门身上,却极少有人注意到米卡艾拉这一女高音形象。米卡艾拉是剧中唯一一位女高音角色,前后总共出场仅四次,虽然只有四次,却起到了贯穿剧情推动剧情积极发展的作用,同时她的形象特色也与卡门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3]

(二)女高音的形象与性格特征分析

她年仅17岁,传统、纯朴、善良、温顺,与女主角卡门的热烈放荡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无论是欣喜,还是悲伤难过,都透露出自身修养的一面。第一次出场,她身着蓝布长裙,两条辫子搭在肩上,美丽端庄,面对陌生男子的邀请,她得体拒绝,透露出她传统、单纯的一面。第二次,她和唐霍塞见面,一起陷入对美好过去的回忆,我们看到的是她温柔、含蓄、羞涩的一面。第三次出场,米卡艾拉虽然很是害怕这个动荡不安的场所,但是还是说着“我什么都不怕”来找唐霍塞,希望挽回唐霍塞的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她勇敢、坚强、执着的一面。第四次出场,她面对唐霍塞的背叛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请求唐霍塞跟他回去看望他快要死去的母亲,呈现给我们的是她理智、忠贞善良的一面。

(三)女高音的音乐形象分析

米卡艾拉在咏叹调《我说我是什么都不怕》中的音乐形象。在咏叹调《我说我是什么都不怕》中,包含了宣叙调和咏叹调两个部分。[4]宣叙调部分,米卡艾拉一个人走在走私团伙出没的地带,带着母亲的嘱托,虽然内心很不安,还是告诉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降E大调,4/4拍,“Recit(宣叙调的)”,只有10小节,旋律平稳,歌唱音乐语言密集,多以八分音符和三连音出现,伴奏织体却是简单的一小节一个柱式织体,这更衬托出米卡艾拉内心的不安。

在接下来的咏叹调里,为简单的ABA三段体结构,A段节奏变为8/9拍,“Andantino(小行板)”,力度标记为“p(弱)”,仍为降E大调,她唱到“Je dis querien ne m’épouvante,Je dis,hélas,que je réponda de moi,Mais j’ai beau faire la vaillante,Au fond du coeur je meurs d’ef froi……(我说我是什么也不怕,嘴上这样讲,心里却不是这样想,我装得非常勇敢坚强,却掩饰不了内心的恐慌……)”,伴奏音乐由原来的一小节一个的柱式织体变为流动性较强的琶音伴奏,歌唱音乐语言也不再像原来那样密集,这显示着米卡艾拉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努力平复自己不安的情绪。旋律音域不高,行进平缓,更像是自言自语,在确认自己的到来应不应该。紧接着祈求上帝赐予她力量,保佑自己能顺利实现心愿。此时体现了米卡艾拉勇敢坚强的形象特征。

B段的节奏变为4/4拍,“allegro moderato(中快板)”,力度标记为“mf(中强)”,歌词唱“Jevaia voir de prés cette femme,Dont les artifices maudits Ont fini par faireuninfme De celui que j’aimais jadis(这妖女迷住了我的爱人,她手段太高明,抢走了我的爱人,引诱他变了心)”,音乐语言变得激动急促起来,旋律跳度变大,下面的伴奏织体由原来的琶音节奏变为紧张激进的六连音节奏,这展示着米卡艾拉想到卡门诱惑自己的爱人使他背叛自己,内心开始变得愤懑不已,迫使她不得不宣泄自己内心压抑的情绪。在第一旋律进行完后,觉得还不足以能够满足情感表达的需要,紧接着又来了上方小三度的模进,直至小字二组的降b音,一个柔弱温顺的女子由于现实的无情喊出了内心的不满。

但是在简短的发泄后,米卡艾拉很快恢复了常态,此时乐谱上的力度标记为“pp(很弱)”歌词唱到“Elle est dangereuse elle est belle! Mais je ne veux pas avoir peur!(她虽然漂亮,也很活泼,但是我不应该害怕)”,旋律变得平缓,音符也不再密集,下方的伴奏织体也变成简洁的两层织体。但是很快又开始陷入紧张情绪,伴奏织体复杂多变,节奏变快,上方的旋律音刚开始下行级进,变成上行级进,又变为来回飘忽不定的变化音频繁出现,伴奏在短暂的震音后,四分音符休止,然后无奈地四分音符一拍一拍在强拍上行进,预示着米卡艾拉内心激动不已,快要达到不能自控的地步。

然后是A段的再现部分,节拍和速度都复原,经过之前的异常激动,米卡艾拉虽然还是紧张不安,但是已经平静了一大部分。在曲尾,米卡艾拉用很弱的声音很虔诚地祈祷上帝给她胆量,保佑自己!伴奏旋律用了很流畅的琶音,旋律优美动人。这段旋律轻快而又有力,表现了米卡艾拉虔诚而又紧张不安的形象。

二、 歌剧《卡门》女高音音乐形象塑造要点

(一)声音技巧对人物音乐形象的塑造

米卡艾拉角色应该是由一个稍微大号的抒情女高音来担任的,如果号太小,会被强势的卡门比较得更加微不足道,如果用戏剧女高来担任的话,又会盖过卡门的光芒,不利于舞台平衡。[5]但是按照剧中的设定,米卡艾拉又是一个温婉善良的人,所以她的所有唱段,无论悲喜,都在一定感情把控范围之内,不能出格。即使有迫不得已要爆发的时候,也是适当程度的一瞬间的爆发,比如《我说我是什么都不怕》的B段中,那个发泄时的高音即第一个降B,力度只能是“f(强)”,这是由她自身的内在修养决定的(谱例1)。

谱例1:

但是当她向上帝祈求保佑时,“Ah(啊)”的感叹,最高音小字二组的B,她把内心的不安和期望都交给了上帝,此刻的声音最强,“ff(很强)”,这是所有米卡艾拉的唱段中唯一一个很强,要有足够的力度,气息要给与充分的支持,腔体松弛打开,以期引起上帝的注意并帮助到自己。此时塑造了米卡艾拉渴望上帝眷顾的心理,与坚强的人物形象。

在B段的第11、12小节连续出现的两个“Non(不)”上,要区别对待,第一个“Non(不)”在小节的最后一拍上,弱位,要注意唱得弱,但是不能迟疑,虽然弱,要注意内部的力量;第二个“Non(不)”,出现在第12小节的强拍上,要唱得较强,与前面的“Non(不)”形成对比,也预示着角色的情绪逐渐激动并变得勇敢起来,此后的乐句唱得较舒展,力度渐强,状态更为积极。

曲尾的最后两小节“Seigneur(上帝)”处,要气息结实坚定,但是声音力求弱,以示对上帝的虔诚和真挚,更要注意鼻咽腔的通透,使声音显得干净透彻,更打动“上帝”,感染人心!此时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虔诚,如祈祷一般但又不能缺少坚定的语气。(谱例2)

谱例2:

(二)演唱情感对人物音乐形象的塑造

一段有感染力的唱段,要有声乐技巧的支持,更要有感情投入,否则就是冷冰冰的发声机器,不能打动人心。[6]在米卡艾拉咏叹调《我说我什么都不怕》中,她一个生性温顺、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孤身一人来到危险的陌生境地,她内心局促紧张,想到卡门的无情抢夺,让她愤恨,无助的她只好向上帝祈求相助时,她内心虽然仍然不安,但是更多是虔诚祈祷上帝庇护。这一咏叹调,米卡艾拉的情绪几经反复不稳,呈现出她紧张内心却又强迫自己必须来解决问题的纠结场景,每一步都有不同程度的情感变化,是这一唱段的一大难点。

结 语

歌剧《卡门》的女高音角色米卡艾拉虽然出场不多,具有代表意义的唱段也只有两段,但是却把米卡艾拉每一个场景中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完美透彻,剧中米卡艾拉温顺、端庄、善良和勇敢、坚强、忠贞并存,与女主角泼辣自由散漫的性格形成强烈反差,也使歌剧本身有了舞台平衡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这要求演员本身要有多面性,要在不同场景具备不同的表现,以丰富角色本身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