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意义,接着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策略,旨在通过这种方式,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初中音乐;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19)08-007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掀起的改革浪潮也渐渐变得轰轰烈烈。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不愿意将自己教学的触角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域中,所以一直以来,初中音乐课堂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现象十分明显。在新形势下,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音乐教学进行紧密结合变得十分受欢迎,如何进行有效渗透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不计其数的传统文化瑰宝。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传统文化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受待见,大家对其十分冷漠,“选择性遗忘”的现象也十分普遍,看着日渐流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每个教师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1]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初中音乐教师逐步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并开始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逐步实施和践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策略,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路越走越顺。在传统文化气息日渐稀薄的今天,抓住一切机会传递和渗透传统文化的需求变得迫在眉睫。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产物,应该在代代传承中加以体现和传递,这一点毋庸置疑,且逐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呼声不谋而合,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受到相应文化内涵的熏陶,教学目的逐步达成。
第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音乐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教学的广度和宽度得到无限的延伸,带给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是十分美妙的。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大都十分单一和呆板,带给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体验也差强人意。融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后,学习质量的提升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不但觉得十分酣畅淋漓,就连教师都有意犹未尽之感。
第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原本十分淡薄的学习兴趣得到逐步提升。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音乐学习亦是如此。不少的初中音乐教师苦于找寻不到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路上跌跌撞撞,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进入初中音乐教学之后,教师的教学之路仿佛被“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趣味性十足,对于正处于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的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2]因此,换一种方式和换一种思路的初中音乐教学变得格外不同,初中学生原本十分倦怠的情绪一下子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原本兴趣不足的状态也在短时间得到了逐步的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被赋予了全新的魅力,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最终的学习效果用“四两拨千斤”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第四,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改革的方向如出一辙。在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之下,教育不再仅仅是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应试成绩的高低也仅仅只是衡量学生一方面能力的标准而已。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学生应该被培养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知识内涵丰富的高素质人才。[3]因此,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显然更能贴近现代教育的全新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递正好能弥补学生相关知识的欠缺,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肃然起敬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得知,要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和传递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敬畏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是思想保障的第一关键要素。第一,初中音乐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本土传统民族音乐入手,以这个为突破口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国家,每个地域都有专属于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本土民族音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佼佼者”异常耀眼。[4]初中音乐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优秀的本土民族音乐融入其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传统音乐渗透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并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承担其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例如,地处客家地区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将一些本土音乐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起来,最终让这二者互为影响,互为辅助。第二,巧妙接触民风民俗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每个地方都有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貌,这些都是初中音乐教师渗透传统文化的有用素材,只要教师善于利用,最终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丝毫不为奇。例如,教师在进行《龙船调》相关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我国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民风民俗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有的放矢的结合与融合,初中学生逐渐意识到看上去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实细细一看居然近在身边。原先对其“不感冒”的态度也在日渐了解的过程中得到了逐渐的强化,最终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让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和渗透变得更加相得益彰。很显然,这就是巧妙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民风民俗开展初中音乐教育的典型范例,十分值得每个音乐教师使用和借鉴。
(二)教师有意识地将音乐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巧妙结合
初中音乐教师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将这二者相互结合起来,这二者的结合和碰撞势必会产生令人欣喜的火花,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奇妙效果。第一,音乐教师在教授音乐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分析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挑选出最适合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辅助。纵观现如今初中音乐教材,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内容比比皆是,只要教师具备一双慧眼,那么将其整理出来与传统文化进行相互结合就会成为一个不错的教学亮点。例如,教师在进行《雪域高原》这一单元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将西藏地区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背景一一给学生进行阐述和展现。[5]在初中学生的眼中,雪域高原就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各种与雪域高原相关的元素和内容都让学生十分向往。在教学的伊始,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创作背景阐述,在了解了更多的创作背景之后,对于后续音乐作品的理解就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既在不知不觉中充分认知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又对教学内容的升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第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消亡的当代社会,教师应该承担起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领路者”,在传统文化的发扬之路上担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笔者认为,根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初中音乐教师甚至可以专门在音乐教学中开设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窗口”。在这个“主题窗口”中,一旦遇到与传统文化和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个“窗口”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初中学生就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透彻的认知和理解,言传身教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在初中音乐教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每一个初中音乐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日常教学中践行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与理念,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逐渐成长成为一棵举世瞩目的苍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