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方艺术资源当中很多都是传承已久的文化结晶,尤其是一些民间舞蹈,由于多种原因,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当中传承十分困难,很多传统的舞蹈艺术由于保护与传承不当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现今我国提倡保护传统艺术资源,以保障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将地方的艺术资源与当地学校的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当中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文章是以岭南民间舞蹈为例,浅谈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引进地方艺术资源,进行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方法,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关键词]地方艺术资源;初中音乐;保护与传承;岭南民间舞蹈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5-0164-03
现今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小学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综合发展,包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大方向,其中“美”的方面主要指的就是学校教学中“音乐”与“美术”两个方向。这两个方面统称为“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仅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对于我国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音乐舞蹈教学作为艺术教育当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当中应该积极地发展相关的教学资源。
一、岭南民间舞蹈简述
岭南民间舞蹈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发展当中融合产生的优秀民间艺术形式。岭南地区的民间舞蹈是受到了中原文化、外来文化、本土文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而形成的,所以岭南民间舞蹈的形态呈现多元化,舞蹈资源也十分丰富多彩,其中“长鼓舞” “舞狮”“钱鼓舞”等都是岭南民间舞蹈的标志性舞蹈形式。岭南民间舞蹈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从我国的南方地区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依旧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当前课程资源的匮乏,仍是困扰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原因。[1]
二、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初中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间舞蹈文化基础
从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角度来说,初中音乐在新时期的教学不仅要重视西方国家的音乐内涵,更要重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的有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首先需要年青一代对其产生认同感。[2]教师想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属于国家民族特色的“传承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其关键。从民间舞蹈的角度来说,其本身有着浓重的人文色彩,各种民间舞蹈背后都包含着属于其自身的故事和语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想要在世界舞台展现华夏的传统文化,民间舞蹈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就必须重视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承。
(二)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载体
具体而言,学校可以说是传播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展现舞台与传承发展的场所,相对于其他学科想要将岭南民间舞蹈进行有效的传承,初中音乐教学其价值也就显而易见。初中生可在课堂教学中构建立体且全面的系统音乐知识体系,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促使形成民族文化意识。[3]从岭南民间舞蹈的传承角度来说,其本身的民间性也就导致了其系统学习与专业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学校就是以“学”作为主导的,让岭南民间舞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获得有效传播,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尤为重要的媒介。
三、初中音乐教学对传承非遗文化的作用
(一)传承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途径
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下去,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推动民族文化稳步发展。如今我国各领域都飞速发展,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但很多的民族文化也逐渐消失。面对目前社会的发展形式,初中音乐教学有责任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下去,音乐课堂是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二)教学形式及内容的多元化
就当前我国初中阶段音乐课堂教学的状况来看,教师大多都是根据现有的教材来展开教学。虽然音乐教材编排严谨、系统性强,但内容往往过于枯燥,不能满足现阶段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将更多的民间舞蹈文化渗透到教学当中,对现有教学形式给予创新,丰富其教学内容。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今随着新课改在各阶层学校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机构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技能培养逐渐重视起来,学生对音乐及舞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将音乐渗透于民间舞蹈文化当中,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各种文化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困 境
(一)历史的破坏影响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近当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曾经历过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很多民间舞蹈当中都存在着各种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因此在这段时期当中,很多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都被视以“封建迷信活动”而受到严重的冲击与破坏,岭南民间舞蹈便是其中受到冲击较为严重的一个部分。在经历过这样的人为破坏之后,相当一部分教学内容难以相互连接,诸多舞蹈作品及重要资料等遭受破坏,严重影响了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识程度不够
虽然有些地区在初中音乐教材当中也有引入一些地方艺术资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并没有受到重视,很多教师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有些人在思想上还存在着偏见。如在岭南民间舞蹈的传承当中,岭南舞蹈的教师就缺乏相应的教学能力,对于岭南舞蹈资源没有相应的深刻研究,甚至一些教师都不清楚岭南民间舞蹈的文化形式与内涵,这便造成了在教学当中无法进行正确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阻碍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发展。
五、策 略
(一)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民族文化融入教学
想要真正地开展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首先最应该做到的便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在教学当中真正重视起地方艺术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树立起现代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同时应该先以自身为基础树立起相应的音乐素养,明确地区艺术资源在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中的重要性,积极地引进地方艺术资源,以丰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对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作用分析,以便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目标的安排。
(二)构建情境框架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动力。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之间存在着多个方面的巨大差异,同时学生在现今社会环境当中成长,对于现今的传统文化接受比较弱,因此难以理解传统文化,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进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应该积极地将现代的教学技术与传统的艺术资源相结合,构建起良好的“情景框架”,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在教学当中积极地引入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将这些地方资源穿插在课堂教学当中,之后再通过音乐鉴赏的形式,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地区艺术资源的内涵、形式、技巧等方面的学习。
2.加强对于音乐舞蹈形态结构的熟知以及理解,可以采用小组教学形式,研究民间舞蹈的风格以及它的体裁背景等,深入分析不同的民间舞蹈作品当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小组教学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既能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能够发挥小组间的合作作用。[4]如在进行岭南民间舞蹈的教学当中,教师便可以将一些资料的点介绍给学生,之后让学生自行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资源的深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与研究,来充分理解岭南舞蹈的魅力,从而加深对于岭南民间舞蹈的认识,从而实现文化的记忆与传承。
(三)重视音乐舞蹈的地域性,实现民族文化继承
教师在音乐舞蹈课堂教学中,须高度重视民间舞蹈文化的地域性特点。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岭南民间舞蹈的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播放相应的舞蹈作品视频让其欣赏,还应该在播放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文化背景讲解,然后再提炼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共同体验,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岭南民间舞蹈的形成与由来,加深学生对于岭南民间舞蹈的印象,保护了岭南文化与民间舞蹈艺术,同时也传承了其中的文化精髓,做到了非遗文化的传承。
结 语
如今,岭南民间舞蹈已不再是过去只在乡野间进行表演的舞蹈了,现已发展成当地人民十分喜爱的重要活动之一,并且在南方地区众多的中小学、大中专等学校不断地传播与发展,因其有着十分浓郁的民族气息,从而更受欢迎。这一演变一方面传递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新时代下群众文化的时代精神。将岭南民族舞蹈引入初中音乐课堂,让这一艺术形式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对传承发展民间优秀艺术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廖 萍,王海英.寓传于教——广东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传承[J].舞蹈,2015(05):56—57.
[2]叶文意.浅谈岭南舞蹈欣赏教学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8(12):115.
[3]魏艳梅.传承音乐之源 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艺术评鉴,2018(07):121—122.
[4]高成辉.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黄河之声,2017(12):31—32.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