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高中教学日益重视音乐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能有效改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能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浅析了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含义,探究了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以期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5-0080-02
音乐艺术涉及的要素,诸如节奏、旋律等会对学生心灵产生直接影响,能有效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核心素养的渗透,会在潜意识中渗透音乐包含的情感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学生情感产生影响,并能引导学生从深层次上领悟音乐,实现学生音乐情感的有效丰富。另外,加强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能有效改善音乐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高中音乐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了学科教学蕴含的育人价值,是指学生深入学习学科内容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关键能力、品格以及价值观念。高中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所蕴含的听觉特性和表现要素、形式、手段以及美感等形成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加强审美感知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能引导学生追求人文精神和真善美,并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二、艺术表现,是指音乐艺术借助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活动,诸如歌唱、演奏以及音乐创编等对音乐蕴含的情感内涵以及艺术美感进行表达。加强艺术表现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参与兴趣和实践热情。三、文化理解,是指基于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以及艺术表现,对各种文化语境下,音乐艺术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加强文化理解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能借助音乐教学课程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并帮助学生理解民族音乐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自信[1]。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参与
高中音乐教师加强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要鼓励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参与,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水平实现大幅度提高。音乐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据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学生参与音乐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和鉴赏能力[2]。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欣赏《图兰多》这一歌剧时,考虑到该歌剧具有较长的篇幅,且歌剧语言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在对该歌剧进行欣赏的过程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对此,笔者鼓励学生将畏难情绪和心理障碍有效消除掉,并督促学生对该歌剧的音乐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参与。笔者在课堂教学前即为学生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对该歌剧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初步对该歌剧进行聆听。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该歌剧蕴含的音乐主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引导学生将该歌剧与《茉莉花》这一中国民歌的曲调进行比较,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和讨论积极性,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了该歌剧表达的情感内涵,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情感。
(二)强化器乐教学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高中音乐教师要强化器乐教学,有效锻炼学生的音乐听力和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类乐器的音色进行聆听分辨。例如,笔者详细向学生介绍并播放了二胡、板胡、高胡、京胡等各类胡琴类乐器,并指导学生聆听分辨各类乐器在音色上的差别。笔者向学生播放二胡主奏乐曲《二泉映月》,引导学生了解二胡的音色和声调;向学生播放板胡主奏乐曲《河北花梆子》,引导学生了解板胡的音色和声调;向学生播放高胡主奏乐曲《平湖秋月》,引导学生了解高胡的音色和声调;向学生播放京胡主奏乐曲《夜深沉》,引导学生了解京胡的音色和声调。通过让学生聆听并分辨各类胡琴主奏乐曲的音色和声调,有效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度和音色的分辨力,有效拓宽了他们的音乐视野,有效锻炼了他们的音乐听力和音乐鉴赏力,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
(三)强化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音乐教师要强化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辅助学生从深层次上对音乐艺术魅力进行感受体验,实现对学生音乐视野的有效拓宽,有效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对《彩云追月》这一民族管弦乐曲进行欣赏时,为使学生从深层次上体验该乐曲的意境,并领悟该乐曲蕴含的思想情感,笔者即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笔者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展示了与《彩云追云》这一乐曲意境相关画面的PPT,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向学生播放该乐曲的同时,借助投影仪向学生展示PPT画面,实现了乐曲和画面的完美结合。学生在聆听乐曲获取听觉享受的同时,还感受到画面形成的视觉冲击,有效刺激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双重感官,使学生深刻感受体验了《彩云追云》的音乐意境,并领悟了《彩云追月》蕴含的思想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理解能力,强化了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渗透。
(四)强化整体性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音乐教师要强化整体性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所谓整体性策略,是指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对音乐教学内容的联系整合,形成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化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联想和比较,探究音乐知识的异同以及内在联系[3]。采用整体性策略开展音乐教学,关键要找准教学切入点。例如,笔者引导学生对《瑶族舞曲》进行鉴赏,即通过瑶族民间舞曲《长鼓歌舞》对瑶族舞曲的风格特征进行探究,通过《瑶族舞曲》了解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进而感受体验管弦乐的表现手法和旋律特征。
(五)强化情境化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音乐教师要强化情境化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有效强化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实施情景化教学策略,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借助实物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鼓乐铿锵》时,借助核桃这一实物道具,按照作品节奏,模仿晾晒核桃的相关动作,并要求学生在实物鼓上对核桃撞击产生的声音进行模拟,有效加深了学生对音乐节奏的体验。二、借助相关图片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相关图片对音乐教学进行巧妙导入,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信天游》时,笔者借助黄土高原、窑洞、石磨等图片,结合管弦乐《蓝花花》,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巧妙地引入了信天游乐曲教学。三、借助相关问题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鉴赏时,要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体验探究,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加深学生对音乐艺术表现和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例如,在对《脚夫调》进行教学时,笔者设置了三个问题:谁在唱?在哪里唱?唱的是什么内容?通过这三个问题,加深了学生对《脚夫调》的思考。
(六)地方特色课程教学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音乐教师应在地方与学校的支持下强化地方特色课程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本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有效强化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通过地方音乐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引导学生进一步接受本土音乐文化的理解与熏陶,培养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观念与意识[4]。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为粤北山区瑶汉同胞聚集地,被称作是“歌舞之乡”的“世界过山瑶之乡”,笔者抓住这个地方优势,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开设了具有浓郁瑶族特色的校本课程《校园瑶族竹竿舞》。本课程是集瑶族音乐与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笔者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探讨,教师在尊重瑶族传统文化、习俗的前提下,对基本知识加以引导与传授,鼓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经过大家的努力,在每年的校园艺术节、年级竹竿舞比赛中,学生都有很好的表现。同时,笔者所开发的本课程在2017年11月份被评为“广东省地方特色课程”二等奖。如此带来的利好便是:既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探究能力,又能了解更多的瑶族音乐文化,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更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深深地感受到了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的无穷魅力。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音乐核心素养涵盖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以及文化理解等方面的内容。加强核心素养在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能有效改善音乐教学效果,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对此,要通过鼓励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参与、强化器乐教学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强化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强化整体性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强化情境化策略、地方特色课程教学策略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等策略,强化核心素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注释:
[1]蔡 为.浅析“核心素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方式[J].北方音乐,2017,37(12):117—118.
[2]张 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通俗歌曲,2017(02):113.
[3]梁惠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7, 37(37):137.
[4]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7.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