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塞西莉·夏米娜德的艺术成就

2019-04-29 00:00:00王亮刘智华
当代音乐 2019年9期

[摘要]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对十九世纪法国女钢琴家、作曲家塞西莉·夏米娜德的艺术成就进行分析。由于传统社会性别歧视等原因,使得她的成就未能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尽管在妇女解放运动的余温之下,曾一度享誉欧美,但其成就还是被男权意识掩埋在历史长河中。

[关键词]夏米娜德;女性主义;音乐家身份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9-0116-02

一直以来,女性的第二性地位于全世界范围内跨越历史、文化普遍存在。由于久居父权意识之下,女性群体长期受到轻视和不平等对待。十九世纪末,美国首次掀起女性解放运动,有关两性平等的理念渐渐受到关注。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又引发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同时也带来女性主义(feminism)学术思潮。女性主义音乐批评是在女性主义思潮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批评方法,它强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音乐作品进行解读,强调女性在音乐史的地位及其贡献。随着近五十年的不断发展,国外研究已渐趋成熟。

在国内学界,女性主义也渐渐成为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之一。由于史料的缺乏,语言的隔阂,国内的女性主义音乐研究还处于成长阶段。本文选择了一位活跃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女性音乐家塞西莉·夏米娜德(Cécile"Chaminade),以“女性主义”视角为原点,从音乐家身份和社会地位两个方面来探究其音乐道路所面临的障碍。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夏米娜德为法国浪漫主义晚期的沙龙音乐做出巨大贡献,二十世纪初便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享誉国际。作为一位女性音乐工作者,她渴望获得与男性一样出版自己作品的权利。在她早期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男性意识的抵抗,以至于她只弹奏自己的作品。1880年以后,夏米娜德致力于创作一种女性气质的沙龙音乐,并以此风格征服欧美大批乐迷。但是由于种种社会的不平等对待,使她的成名之路荆棘丛生,并很快被历史遗忘。

一、社会历史背景

纵观西方社会历史的发展,自中世纪圣咏诞生伊始,法国便是西方艺术音乐发展重镇。与许多欧洲国家一样,早期的多民族融合与传统天主教的影响使法国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在基督教观念统治之下,法国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女性退居其次,且在任何领域的话语权都微乎其微。尽管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从未间断,但是女性似乎默认了这一不由分说的“规则”。长此以往,女性对自身的社会身份产生了第二性的认同。《圣经》记载道:“教会怎样服从基督,妻子也要照样服从丈夫。”[1]天主教统治下的女性把顺服作为自己生存之道、为妻之道。先天的生理机制决定女性一生都要围绕壁炉和孩子,繁重的家务和生儿育女的责任占据了她们的所有。正如波伏娃所说:“男人、家庭和社会把女人禁锢在厨房里、婴儿边和婚床上,这就剥夺了她与他并肩攀登智力高峰的机会。这就是女人据此找不出任何高度肯定她的生存理由的原因——她被动地服从她的生物学命运。家务劳动,由于可以和母性事务协调一致,注定要由她来干,"同时又把她禁锢在重复性和内在性之中。它们千篇一律地、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种情况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几乎毫无变化地延续下来。家务劳动产生不出任何新的东西。”[2]这不仅极大限制女性主观的才能,还使其完全成为男性社会的附属品。随着妇女在社会进程的作用越来越大,对自由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傅立叶、圣西门等社会主义者认为,妇女的作用不仅仅是家庭的仆人,而是构成社会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主张男女平等,并加以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教会的最高权力始终由男性担任,所以男女平等终究无法实现[3]。这时女性意识到,她们的解放只能由自身来实现。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掀起历史上首次妇女解放运动,众多女性纷纷走上历史舞台为自己争夺权益。1870年妇女首先在性和婚姻上提出和男性平等,随后民事权利、教育权利、工作权利逐渐得到解放,甚至政治权利也从男性指缝渗出。夏米娜德便是出生在如此历史潮流中的一位女性音乐家。与德国克拉拉·舒曼和范尼·门德尔松等人不同的是,夏米娜德出生时,法国的女性主义萌芽早已在社会播种。

二、个人艺术成就

(一)女性音乐家的艺术生涯

夏米娜德的父母皆富有音乐才能[4],尽管自小随母习琴便展示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可父亲并不认为女儿身的她能在音乐上有所建树,直到12岁那一年得到乔治·比才(Georges"Bizet)[5]的赏识与帮助,夏米娜德才获得父母的全力支持。1878年,夏米娜德在自己的演奏会上遇到了巴黎文艺界评论家安布罗斯·托马斯(Ambroise"Thomas),托马斯折服于夏米娜德成熟的技艺并对其大肆报道:“这不是一个小女孩所作,这是一个作曲家。”[6]从此夏米娜德正式进入巴黎的音乐圈。

18岁时,夏米娜德首次举办个人演奏会,随后几年在国内外进行巡回演出。1908年受邀来到美国,辗转于十二个城市之间,最远到达明尼西波里斯市(Minneapolis)。夏米娜德以其出色的技艺与势不可挡的魅力一时雄踞乐坛。在美国,甚至建立了近二十个夏米娜德俱乐部(Chaminade"Clubs),主要成员是一些钢琴和艺术歌曲的爱好者。他们无一例外都深深着迷于夏米娜德浪漫风格的作品与表演。二十世纪初的欧美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纷繁局面,妇女解放运动的余热未散,人们开始慢慢接受女性音乐家。夏米娜德极具女性气质的音乐和表演受到一众好评。与其他同时代的女性演奏家不同,夏米娜德几乎只演奏自己的作品,这对于一个女性而言是充满挑战的。她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适合沙龙的艺术歌曲与短小钢琴特性小品体裁,且表演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欲望——她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出版。然而在那个年代,女性的作品要出版是相当困难的。[7]但是夏米娜德做到了,她一生创作了约400首作品,包括200首钢琴曲和135首艺术歌曲,还有一些其他的器乐作品(如长笛协奏曲Op.107)。在她有生之年,这些作品大部分都出版了。

(二)女性气质的沙龙音乐

二十世纪初,专业音乐界的主流依旧是那些象征着男性理性思维的严肃音乐,而夏米娜德创作的艺术歌曲和特性小品大多适合沙龙音乐活动。学院派出身的她并没有走一条严肃音乐的道路。事实上,她刻意引用这种沙龙风格,将其与女性作曲家和女性表演者的气质相结合,创作出一种典型的女性风格音乐。希特伦(Citron)指出:“这种风格代表了二十世纪初处于艺术音乐边界的女性联盟沙龙音乐。”[8]尽管当时持主流观点的评论家并不认为这种音乐具备艺术价值,但却深得那些讨厌晦涩难懂的严肃音乐的人的喜爱。希特伦同时也指出,“这样的描述代表了20世纪普遍存在的女性与沙龙平民化的联系——社会和风格——有利于减弱性别之间的差异,而且有可能在1900年左右,男性群体会开始担心沙龙是女性权力的场所”。[9]比起那些富有内涵的古典音乐,人们更喜欢在工作之余享受一下柔和甜美的小品音乐。就这样,夏米娜德的女性音乐占据了各大沙龙场所。如作品Op.35六首音乐会练习曲与Op.107长笛协奏曲,至今仍常见于各类音乐会。

不过文艺评论界并没有像业余爱好者那样欣然接受这来自法国缪斯的馈赠,而且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褒贬不一的评价。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持反对态度,并在各大报刊评论抨击。那些出色的作品和观众的认可度充分说明了她的才华与天赋,但是传统的社会观念始终难以对其艺术成就做出客观的评价。因此,尽管夏米娜德作为一位女性演奏家(只演奏她自己的作品)和女性作曲家而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但她作为音乐家的名誉却在面对现代主义和古典形成的相关过程时渐渐被削弱,以致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结语

作为一名典型的女性音乐倡导者,夏米娜德没有像大多数女性音乐家那样,年纪轻轻便选择相夫教子成为婚姻的附属品,而是一直捍卫着自己音乐梦想追求自己内心的艺术道路。她将自己富有女性气质的沙龙音乐推向欧美,并争取出版自己作品的权利,表现了一个新时代女性的超凡品质。当她逝世以后,昔日的成就也都消散在历史中,如今的各类西方音乐史论著对她只字未提。尽管国内外对于女性音乐的发掘愈加重视,夏米娜德仍然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女性音乐家。我们需要回到原点对其进行挖掘和保护。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夏米娜德仅有几首钢琴曲、艺术歌曲和长笛协奏曲为人所知,还有大量的音乐财富有待人们去发掘和保护,并重新审视其音乐成就。

注释:

[1]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新约[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2008:218.

[2][法]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89.

[3]任丁秋.法国女性主义[J].欧洲,1997(03):94.

[4]父亲皮埃尔·西波里特(Pierre-Hippolyte)是个小有成就的商人,同时也是个有天赋的小提琴业余爱好者。母亲玛利亚·斯蒂芬妮(Marie"Stéphanie)是一个歌唱家和钢琴演奏家。The"Grove"Dictionary"of"Women"Composer.

[5]法国作曲家,歌剧《卡门》的作者,比才预测了夏米娜德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6]Gordon"E"Smith,"Karen"Frederickson:"Hidden"Musicians:"Song"by"Cecile"Chaminade,"Josephine"Lang,"and"Clara"Schumann,164.

[7]宋方方在《欧洲十九世纪女性作曲家的艰难处境——以范妮·门德尔松和克拉拉·舒曼为例》中提到,范妮·门德尔松的一些音乐作品要以弟弟的名义才得以出版。

[8]Citron,M.J."(1993)."Gender"and"the"musical"cano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08.

[9]同[8].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