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使得音乐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好评。本文对多媒体在幼儿音乐启蒙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利用多媒体创新幼儿音乐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为其他同人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9-0080-02
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幼儿唱一些儿歌,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音乐美感,发展幼儿基本的音乐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艺术的兴趣;[1]音乐教学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感知力,通过音乐教学逐步提高幼儿对音色、节奏、乐高等乐感,并引起身体官能的反应,伴随音乐、律动进行身体舞动,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还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发育和身体协调;音乐教学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音乐教学中一些浅显易懂的歌词帮助幼儿提高认知、接受精神熏陶,从而提高幼儿的智育、德育和美育多方面的教育成果。因此幼儿应重视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特别是在多媒体时代,更应该科学、合理地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加强音乐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2]
一、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现状分析
(一)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大多数的幼儿园都开设了音乐活动课,但幼儿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音乐课时安排较少,很多幼儿园知识在节假日才会开设音乐活动,日常的区域活动中所谓的音乐教学更多的是放音乐给幼儿听,而不是作为单独的音乐课的方式进行。其次,大多数的幼儿园对音乐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内容是以唱歌为主,很少涉及乐器。由于缺少乐器教学,幼儿很难感受所谓的音色、音高,无法形成一个直观的认知,对幼儿学习音乐形成一定的局限性,也使得音乐教学比较单一,很难使得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音乐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来说,多数幼儿园老师在音乐教学时的方式都比较落后单一,最常见的教学就是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儿童歌曲,然后老师唱一句幼儿跟一句,跳舞也是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带着学习,通过反复的唱和跳达到记忆的效果。但这样的教学没有创新性,也局限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只是单纯在记动作,而不是根据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对于提高幼儿的音乐认知造成一定的困扰。
(三)缺少专业的音乐幼师
在当前幼儿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也在不断提升,老师也开始由受过正规幼师培训的人员担任,但在这些幼师人员中,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却很少,所以在教学时难免有遗漏和缺陷。而且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幼儿唱歌,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美感,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太多的老师将音乐教学作为了唱歌教学或者乐理教学,很少组织音乐活动,对幼儿的音乐熏陶效果自然也就微乎其微,难以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音乐兴趣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到广泛的音乐教学素材或案例,用来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使得音乐教学更加多样化,对幼儿更具吸引力,而且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教学内容,使得单调的一首歌呈现出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这样的教学符合幼儿形象的思维模式,不但有利于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还使得音乐变得形象起来,使得音乐教学充满了趣味性,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积极活跃,从而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小毛驴》这首歌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版的歌曲视频,将幼儿喜欢的动画和歌曲结合起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骑驴的得意和摔下来的狼狈,从而使得幼儿在笑声中理解和学会歌曲。所以利用多媒体这种动态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3]
(二)拓展教学内容,增长见识
在一般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很少用到乐器,所以这难免是一个缺陷,但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适当地弥补这个缺陷。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各种乐器的图片和演奏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一一展示给幼儿,让幼儿对乐器有基本的了解,知道什么是横笛、什么是二胡、什么是古筝、什么是钢琴、什么是竖琴、什么是小号,这些乐器是什么样子的、音色又是怎样的、各种乐器合作又是怎样一个宏观的场面等。通过这样的多媒体音乐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认知和见识,还可以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乐器的喜爱,很有可能在幼儿心中埋下一颗学习传统乐器的种子,这也是对民族音乐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三)增强幼儿的德育和美育教育
音乐是一门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学科,很多歌词都来源于生活,蕴含了作者的情感,而在幼儿园音乐素材中也有很多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歌曲,反映了一些生活现状,老师可以利用这些歌曲加强幼儿的德育和美育教育。[4]比如《洗手歌》可以让幼儿明白洗手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粉刷匠》告诉幼儿自己动手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的道理;《我的好妈妈》则让幼儿更加了解妈妈的辛苦付出,更容易增强亲子关系。当然这些如果只是依靠歌词和老师讲解是很难让幼儿理解的,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这些歌曲的动画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让幼儿感受深刻,更容易引导幼儿理解和反思,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这也是互联网时代音乐教育相比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所在。
三、互联网时代幼儿音乐启蒙的创新策略
(一)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要想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实现音乐教学目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要无时无刻为幼儿创设音乐情境,让幼儿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的熏陶,提高幼儿音乐审美,比如在教学前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和教学内容相符、满足幼儿学习和成长需求的音乐,帮助幼儿更好地接受和理解音乐知识,课后老师可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帮助幼儿平复心情。创设音乐情境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贯穿幼儿每日的区域活动,使得幼儿在参加其他活动时都可以受到音乐的熏陶,促进幼儿目视、耳听、脑思、体动的协调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乐感和美感,调动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游戏教学,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探究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不但可以弥补教学中乐器不足的缺陷,还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音乐表现形式,拓展幼儿的视野。比如在通过多媒体向幼儿展示各种乐器后,老师可以让幼儿根据乐器图片说出乐器的名字,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既加深了幼儿对乐器的认识,又满足了幼儿的表现欲望,通过老师的肯定提高了学习音乐的信心。老师还可以搜集一些这样的视频,如用装水的碗演奏、拍肚皮演奏、厨房各种用具演奏等,让幼儿发现原来音乐还可以这样玩,然后老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演奏游戏,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实物发出各种声音。通过这样的多媒体引导开展游戏教学,不但增加了游戏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幼儿进行音乐探究,发现生活中更多的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合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智力发育。比如《春天来了》是一首表达春意的欢快的儿歌,老师可以在幼儿听完之后问幼儿对于春天的印象,引导幼儿想象春天的美景,有的幼儿说“春天来了,河里的冰化了,河水又开始流动了”,有的幼儿说“春天来了,花草开始生长变绿了,有的还开花了”,有的幼儿说“春天来了,我换上薄衣服,又能蹦蹦跳跳了”……等幼儿将自己关于春天的印象和想象说完之后,老师通过多媒体向幼儿展示春天万物复苏、风和日丽、草长莺飞的美景,幼儿就会发现春天原来是这样的,有自己想象的东西,但又比想象的更美好更丰富。利用多媒体开展幼儿音乐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还可以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化成长。
(四)利用互联网促进音乐交流,提高幼儿音乐水平
除了课堂音乐教学,老师还应积极组织各种音乐活动,比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比较有纪念意义的节假日,老师可以组织大型的亲子音乐活动,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共同表演歌舞、音乐剧等,除了节假日外,其他的活动时间内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音乐活动,比如幼儿园班级歌舞比赛之类的,提高幼儿的参与度,锻炼幼儿的表现力和表演力。在组织各种音乐活动时,老师可以将这些活动过程拍摄下来,然后发送给幼儿家长,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性评价,和家长共同督促幼儿的音乐学习;老师也可以将视频发送到幼儿园平台上,在课堂上让幼儿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互评或自评,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整体音乐水平的提高。
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应认识到音乐教学对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更要认识到互联网为幼儿音乐教育带来的改革和创新机遇,科学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展开音乐教学,提高幼儿的音乐认知和音乐素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注释:
[1]董娜娜.浅析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179.
[2]陆彩萍.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7(09):200—201.
[3]丁秀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优势[J].都市家教月刊,2016(12):13.
[4]黄爱洁.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J].华章,2012(16):21.
(责任编辑:刘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