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 星期六 小雨
合肥市和平小学 四(8)班 夏萌
好不容易等到周末,天公却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本来约好了小布布一起去春游,这下只能在家里“自由活动”了。
说好了8点到我家,现在都9点了,小布布怎么还不来啊?就在这时,“叮咚”……门铃响了。我一打开门,就看见小布布那比下雨天还“阴郁”的脸!
“你这是怎么了?”我疑惑地问道。
“我们班的小明你认识吧?”
“就是特别爱捉弄人的那个捣蛋鬼?”
“那都是以前的事儿了!他现在经常帮助同学,这次开家长会,我们老师还表扬他了呢!回家我爸还让我向他学习,非要我写一篇关于他的作文……我没办法,只好写他乐于助人,随便举了几个例子交差。结果被我爸说完全没有新意a,中心不突出、不深刻,纯属糊弄!挨了顿混合双‘批’!”小布布没好气地一气说完,喘了口气接着说道:“写不出来交不了差,只能来找才女你啦!”
怎么个‘变’法呢?
才女可不敢当,不过我倒是可以帮你想想办法。在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分成两类,一是外貌形象,二是性格、习惯和品德等精神面貌形象。人的外貌形象会变化,精神面貌形象同样也会变化。像你今天的作文,我们可以围绕‘小明变了’这个中心,来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
看着小布布好学的眼神,我认真地讲了起来:
第一:我们要选取人物发生变化的好、坏对立的精神面貌点,这对精神面貌必须是属于同一个方面的。
比如小明,他的变化在性格方面:由暴躁变温柔; 品德方面:由自私自利变乐于助人。
第二:通过具体事例写明他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最后对人物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向人物学习什么或得到什么经验教训,提议大家应该怎样做,等等。
“这种正反对比的写作手法,更容易突出中心,而且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反应更深刻的主题思想,肯定能帮你过关。”
小布布笑嘻嘻地说:“办法倒是好,该怎么操作呢?”
①先介绍人物改变前、后的精神面貌,比如:‘小明是我的同班同学,以前是出了名的暴脾气,可是,他现在却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②再写精神面貌改变前的事例,比如:‘小明的暴脾气,小军可是深有体会了。记得那是一次开会……’
③然后通过适当的过渡,引出精神面貌改变后的事例,比如:‘可是,昨天的体育课上,小明的表现让大家都吃了一惊……’
④接着说出人物精神面貌改变的原因,比如:‘小明为什么会这样脱胎换骨呢?原来……’
⑤最后写自己对人物整个变化过程的看法,比如:‘小明的变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要学会尊重别人。’
这样就大功告成了!至于乐于助人的那一方面,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小布布大叫道:“实在是太妙了,这样对比着写,果然读起来更有趣、更吸引人!萌萌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看她那么高兴,我也笑了起来,在这个阴雨的周末,我看见“彩虹”了!
指导教师:梅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