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军 王君山
摘要:文章对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做了改进,减少了污染,缩短了实验时间,现象明显,方法可取。
关键词:海带;碘;检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3-0085-0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3.027
海带是人们熟悉的一种补碘食品,富含碘元素(100g海带含碘为0.13~0.65g),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实际上一般海带含碘量在0.017%~0.024%。
“海带中提取碘”是人教版必修2教材P91实验4-2:
我们知道海带中含有碘元素,怎样通过实验证明海带中确实存在碘元素呢?(提示:海带灼烧后的灰烬中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H2O2可以将I-氧化为碘单质。)
1.取3g左右的干海帶,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物用刷子刷净(不要用水冲洗),用剪刀剪碎后,用酒精润湿,放入坩埚中。点燃酒精灯,灼烧海带至完全变成灰烬,停止加热,冷却。
2.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过滤。
3.在滤液中滴入几滴稀硫酸(3mol/L),再加入约lmL H2O2(质量分数为3%),观察现象。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一、课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1.在灼烧过程中污染太大,气味难闻。
2.由于在灼烧之前要用酒精润湿,因此在灼烧过程中存在火灾安全隐患。
3.海带比较难灰化,如果加大用量将大大延长实验时间,此法不太可取。
二、实验改进
为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笔者在现行教材实验基础上加以研究和改进,经过多次实验,使方法更加方便可行,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经过改进的实验步骤如下:
1.取食用的干海带剪成小块。称取2g左右干海带块放在小烧杯中,加蒸馏水约30mL。
2.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动。
3.取煮沸后的溶液过滤,分别取滤液1~2mL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稀硫酸约0.5mL、5%的H2O2约0.5mL,然后加lmL淀粉溶液,试管中立即出现了蓝色;向另一支试管中加稀硫酸约0.5mL、5%的H202约0.5mL,然后加CCl4 0.5mL,振荡后可以看到溶液出现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三、改进后的优点
1.减少了污染。
2.避免了高温,提高了安全系数。
3.缩短了实验时间,更适合于作为课堂演示实验。
4.海带消耗量少,降低了耗酸量,节约了实验成本。
5.通过实验改进,不但完成了课本实验的要求,而且也复习了必修1中的萃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