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谢
摘 要:音乐系统中音乐美学是其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音乐艺术是具有美学特征的,利用美学规律对音乐艺术进行研究是当前音乐研究的主流。音乐美学不仅对于音乐表演和音乐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音乐创作也有关键的指导作用。在进行音乐创作时,要充分明确音乐美学的相关理论,利用音乐美学理论支撑创作者的音乐创作,可以提升作品的可欣赏性,是作品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创作;指导作用
1 前言
美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科在各个学科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音乐美学是美学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音乐作品分析和欣赏的一种方式和角度。音乐美学包含音乐作品创作以及音乐作品欣赏两部分的内容,运用音乐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指导音乐作品的创新,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完整度,而且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共鸣,对音乐的创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提高人们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 音乐美学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需求获得极大的提升。对相应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表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音乐美学理念指导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将音乐美学深刻融入到相应的作品之中,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可和喜爱。结合音乐美学进行音乐作品创作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给相应的创作者带来很大的难度,音乐创作人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创作天赋,而且还需要具有专业的审美理念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独到见解,音乐创作人作为音乐作品表达的桥梁,要充分认识到作品创作与表达的要点,将自身情感和创作理念运用专业美学的理论充分融入到作品创作与表演中,充分发挥音乐美学的指导作用。[1]
3 音乐创作中音乐美学的特征和原则
在进行音乐作品创作时,创作者不仅自身需要具有良好的音乐审美观念,而且在创作过程中要以音乐美学理论为指导,结合音乐创作的背景与文化,创作出大众能够接受的作品。音乐作品是反映一个音乐创作人自身音乐水平以及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好的音乐作品必然存在一定的悲悯性,包括对自身的或者大众的情感经历的表现。[2]在进行音乐作品表演时,演绎者需要对音乐作品有充分的了解,融入创作人的创作理念和思想,结合音乐美学特征,使得表现更加灵动和完整。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创作人还需要注意音乐的创作时代特征,创作思想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在创作时创作人要明确创作所处的环境背景和创作条件,在将时代特征融入作品时,也应当考虑作品之后的表现性和感染力。优秀的音乐创作人不仅对当前时代有深刻的了解,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对音乐的影响力有足够的认识,并把音乐作品作为自身情况外部表达的一个契机。[3]通过对音乐作品长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音乐领域中,情感是影响音乐质量和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创作人来说,作品创作时的情绪即即时性的心理状态会体现在音乐作品中。心理意义上的情感情绪可以是音乐创作的动力来源,落实到音乐审美上面并与音乐创作结合起来,可以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富有情感和表现力,以获得大众的认可。[4]
通过情绪引发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可以引发不同的音乐创作理念,进而导致一种情感的具体表现和表达,虽然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但实际上并不能够直接表达人们的情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情感状态,是人类情感动态结构的体现。音乐审美的主体对象是人,是更高级动物情感的表达方式之一。[5]情感与情绪不同,情感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状态,而情绪则存在于各种各样存在神经系统的生物群体中,本文在对音乐审美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判断中,需要明确的是作品是否能够引发人们具体的情感共鸣,即作品是否具有音乐美学情感。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肯定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音乐作品表达形式也多以这两类内容为主,在当代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进一步明确其赋予音乐的情感以及音乐美学的表达情况。[6]
4 现代音乐美学在音乐创作中的主要作用
4.1 音乐美学理论是音乐创作的指导
现代美学理念的完善使之成为各种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中,现代美学理念可以称之为音乐创作品的灵魂。在二十世纪末期,便有相关音乐学家指出了音乐审美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并发表了相关专业论文,这也是当前音乐美学理论研究的基础。在进行音乐创作并明确创作主题之后,要针对创作内容从主观性和客观性两部分分析其中存在的美学体验,作为艺术情感表达的一个重要方式,音乐作品是人们精神需求的产物,音乐美学理念的融入不仅规范了音乐创作流程,而且使得音乐作品能够更有力的进行作者情感的表达。此外,音乐创作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的,比如在我国刚建国的那段时间里,音乐创作内容主要是革命和斗争的形式,音乐的曲调也更加慷慨激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越发丰富,同时由于西方音乐和日韩音乐的流入,导致当时國内主流的音乐表现形式是开放和西化的,作品旋律和内容也愈发表现当时蓬勃向上的时代特点。这说明音乐的创作是会受到时代的影响的,但是也是人们意志的集中表现,美学理论为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提供了专业的指导。
4.2 现象学理论的应用
在音乐美学理论中现象学理论指的是音乐的一种特异性表达,在具体的音乐创作中可以将作者创作的曲谱以及音乐表达形式作为一个参照物,在作品表现期间通过乐谱的识别完成表演。由于每个演奏人的音乐水平和情感理解能力不同,在演奏时不同的演奏者会演奏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且相应的演奏效果会有很大区别。现象学理论可以解释同一创作作品不同演绎效果的问题,音乐作品是对音乐形式的记录,主要通过乐谱的形式来呈现,演奏者的表演可以称之为对音乐作品的一个在创作过程,由于不同演奏人员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以及演奏能力各有差异,在音乐演奏过程中会让音乐具有多面性和多变性,甚至能够产生截然不同的演奏效果。此外,音乐作品演奏者往往还会对音乐作品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编,使之更符合自身的表演特点,将自身的音乐理念融入到作品之中从而形成不一样的表演风格。现代美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有了多个分支,其中释义美学已经成为当代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动力,是时代背景与音乐创造有效结合的表现。音乐作品创作需要创作人员在具备专业音乐素养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个人的情感,实现音乐的创作。同时音乐创作人还要能够对历史知识有充分了解,避免在音乐创作中出现重复抄袭的行为,在音乐美学的帮助下准确表达作品意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美学理论在音乐创作中起到关键指导作用,能够让音乐作品创作更具有感染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音乐作品的美学鉴赏能力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背景下,音乐创作者必须认识到音乐美学的重要意义,将音乐美学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为音乐作品创作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锋.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当代音乐,2017,(20):8-10.
[2]马文婕.美学视角下“唱声兼唱情”的教学实践[J].当代音乐,2015,(07):129-131.
[3]郭建民,赵世兰.歌唱表演艺术论——美学链接[J].当代音乐,2016,(18):6-10+16.
[4]邹俊星.现代音乐美学对于声乐表演艺术作用探讨[J].大众文艺,2014,(04):144.
[5]梁元.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和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J].大学教育,2013,(13).
[6]惠芳.现代音乐美学促进声乐表演艺术发展的理论研究[J].音乐创作,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