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霞玲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日渐深入人心,成为指导当今小学教育的重要理念。小学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基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开展教学工作,既是新时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内涵出发,对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小学教师管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师的管理水平和素养。
关键词:小学教师;以人为本;管理策略
小学生处于人生重要的成长机遇期,但是由于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的欠缺,使得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都面临一些问题,作为园丁,只有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千方百计呵护他们,引导他们,启迪他们,而不是说教,灌输,甚至歧视打骂,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个人条件。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小学教师管理主要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出发:
1 提升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
小学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发展,依赖心理都比较严重,这虽然为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管理责任感,但是也容易滋生教师的家长作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教师应该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使学生从依赖思维中脱离出来,能够主动在教师的管理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做一名有独立意识的新时代好学生。
如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是教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对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和时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不规定具体的作业内容,而是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让好学生给中等生布置作业,让中等生给后进生布置作业等等,这些都是在学习管理中的重要之举,有助于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2 注重学生管理方式的创新
既然是管理,当然需要创新思维。管理方式的创新有助于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和意义,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兴趣,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师的人性化管理中感受到发展的乐趣。如有的学生班级集体意识不强,责任感不佳,习惯于我行我素,尤其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在这方面往往存在一些不足,甚至比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更加缺乏集体荣誉感,对此,教师就可以变通管理形式,既不能歧视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伤,又不能视而不见,以学习好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在方法上,教师如果能够在尊重其他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委任班级责任感不强的学生做卫生委员或者纪律委员等,便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创新管理办法,既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激发学生的班级参与热情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教师,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管理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管理,而是应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管理热情,让人人都成为班级重要的管理一员,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拿班级卫生来说,人人都可以对不讲卫生,随地扔垃圾的行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班干部,只有这样,教师的管理工作才能游刃有余,既省时省力,同时也呼应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诉求。再比如有的学生道德素养较低,喜欢说脏字,人际关系较差,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和学生积极交流沟通的同时,也要注重从其他学生那里了解一些学生的情况,从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那里寻找管理的突破口,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借此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改进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管理中来,通过这种示范效应,对于班级其他问题如学生作业不完成,班级活动不活跃,班干部委任过于主观化等,教师也要注重采纳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构建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班级环境。
4 培育教师的自身管理素养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小学教师管理,也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多向同事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多在实践中改进管理不足。作为学校,务必要用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武装小学教师的头脑,通过讲座,座谈会,管理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教师的管理水平。要经常开展管理水平评比比赛,促使教师提升自己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在全校师生中营造比拼赶超的氛围,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5 结语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动力都相对不足,需要教师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引导。作为小学生的主要管理者,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务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以学生的成长为全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吴金彪.浅议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在小学管理中的应用[A].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2] 方建才.小学管理策略谈[J].领导科学论坛,2018(11).
(作者单位: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城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