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关工委
邵必贵的三件宝:
爷爷的革命烈士纪念证
父亲的抗日战争胜利60 周年金质奖章
本人的“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奖章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个年逾七旬的老人,谈起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滔滔不绝、激情澎湃。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当他说起代表霍山县关工委三进人民大会堂,两次受到中央三部委和中国关工委,十四次受到省里、八次受到市里表彰奖励的时候,更是有滋有味。他还能把这些荣誉背后的故事,编成顺口溜,讲给别人听,让人听得津津有味,总觉得没有听够,还想听。
他就是霍山县关工委主任邵必贵。2007年,邵必贵从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的职位上退下来后,担任县关工委主任。12年来, 他为霍山县的青少年讲了不少精彩的故事,做了不少暖心的好事实事。霍山的孩子们说,一见邵爷爷,就觉得格外亲。他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倾情献余晖的故事,在霍山广为流传。
热爱关工铺路子。邵必贵刚上任那年,全县基层关工委尚未健全。他冒着高温,带着几位老同志下基层、走企业、跑乡村、进校园,搞调研,连夜撰写调研报告上报县委,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霍山县委出台专题文件,就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提出具体要求。随后,霍山开始了创建基层关工委的工作。目前,全县已建立关工委组织353 个,五老7400 余人。
倾情关工扑身子。12年来,邵必贵翻山越岭,跑遍了全县16 个乡镇的20 多所初中、130 多所村小学,为全县中小学校和社区作法治报告100 多场。一次,邵必贵在诸佛庵镇作报告时,听说当地一名“两劳”人员刚刚解教回家。邵必贵立即带着镇关工委的同志前去看望。当了解到这个青年有驾驶特长时,邵必贵立即请镇政府帮他从小额贷款中申请8万元,购买一台农用三轮车。一年后,这名青年不仅还清了贷款,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能人,并多次捐款资助留守儿童上学。
热心关工护孩子。在黑石渡镇,留守儿童小刘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在家中不听爷爷的话,天天在社会上流浪。邵必贵知道后,主动和他交朋友,送给他很多学习用品。半年后,小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如今,他已是班上的尖子生了。近年来,邵必贵把获得的奖励金全部捐给留守儿童,当作留守儿童的上学费用。在此基础上,他还主动联系社会知名人士捐款捐物,帮助近千名贫困学子喜圆大学梦。
延伸关工挑担子。邵必贵说:“关工工作单打一,只会越抓越着急;围绕大局抓关工,工作越抓越火红。”有一天,邵必贵看到一则信息,四川省道孚县发生了一场山林火灾,24 名前去扑火的武警战士牺牲,究其原因是3 名儿童野外玩火引起了森林大火。邵必贵非常感慨。霍山有近300 多万亩森林,怎样使少儿由玩火变防火,其意义重大。于是,邵必贵率先提出开展“护林防火进校园”活动,这一干就是6年。6年来,全县没有发生因少儿玩火引起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