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要联系科学前沿

2019-04-10 12:31:00谢丽娜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电阻物理

谢丽娜

2018年10月2日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提出“光学镊子及其在生物系统的应用”的亚瑟·阿什金和开创“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热拉尔·穆鲁及其学生唐娜·斯特里克兰共享。奇迹般的光工具,人们可以利用它操纵和移动原子、病毒和其他活细胞。有了强大的激光,人们可以做很多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比如精准、低成本地为粒子加速;强激光带来的短脉冲,还可以尽可能不损伤眼球的方式来矫正视力。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课堂上融入前沿科学,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使學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比较死板,学生学习显得压抑、沉闷。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课堂上,前沿科学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学习先进的物理科技,了解科学家实验中百折不挠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倡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能力。

改变观念,融入前沿科学

在应试教学机制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变为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成为能考高分的“机器”。凡是中学物理课本“科学世界”上的内容,往往弃之不顾。课堂上讲授的都是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一味机械式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学习中学物理的层次变得分明,需要“新鲜的血液”注入到中学物理教学中去。

在电阻一节的学习中,认识了电阻的定义,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但是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离得太远了,介绍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电阻也显得苍白无力。在讲授介于导体导电性能和绝缘体导电性能之间的物体锗、硅时,告诉同学,这类物质我们都接触过。同学们大感新奇,原来它们是半导体,是制作二极管和三极管时集成电路板上不可或缺的元件。有了小小的半导体,才有了当今的现代化生活。学生为学习物理倍感自豪,有的同学发表感言“没有半导体就没有手机”。一些学生放学回家,利用互联网搜集关于半导体的资料,自身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同时,向学生讲述我国半导体技术和其他先进国家的差距,使学生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学习。鼓励学生要不断创新思维,牢记自己的使命和紧迫感,从事实现中学物理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国家和民族需要的不是只会考高分的学生,需要的是能创新科学技术和提高我国科学综合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提高素质,关注前沿科学

教材的更新需要一定的周期,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对于前沿科学的了解,不能只局限于中学物理课本的“科学世界”。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互联网等关注前沿科学。在教学中,把自己了解的前沿科学渗透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中学物理光学知识的时候,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发明了一种光镊工具能够操纵极其微小的粒子;在重力一节学习中,要讲到在物理学家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支持下,人类得出了三大宇宙速度,才有了现在的卫星;在分子热运动学习中,要讲到极其微小的分子并不是最小的粒子,最小的物理粒子是夸克。前沿科学与中学物理教学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使自身专业性知识准确、扎实、牢靠;另一方面,及时关注前沿科学与科研成果,不断向学生传递新信息。这样才能引发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了解对比,培养科学精神

提到科学家的奋斗史,不得不说的就是牛顿。牛顿是中学物理的“常客”,他换了另一种方式与物理相伴。初次认识力的时候,在讲到力的单位牛顿时,同学们开始与伟人联系在一起。以名字为单位,让学生们记住他对于物理力学的贡献。牛顿从1665年至1685年,花了整整20年的时间,才沿着“离心力——向心力——重力——万有引力”等概念的演化顺序,终于提出“万有引力”这个概念和词汇。在电学中,教学小灯泡时,笔者向同学们讲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爱迪生。上千次的实验足以证明“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诸多物理学家的事迹,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激励着学生前进,向学生完美展示什么是科学精神——不断创新、永不言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高新技术,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例如,电阻一节学习中,了解前沿科学半导体的同时,向学生讲述我们的半导体芯片。半导体芯片:TCL起步还在28纳米,国外已经是8纳米。半导体芯片技术发展,中国企业仍任重道远。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带着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来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通过以上几点的介绍,加上在课下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媒介,了解新科技的发展。可以发现,教师将科学前沿与物理教学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实现物理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国际科学综合实力竞争的需要。

【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立项编号:JCJYB1706102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电阻物理
只因是物理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44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电阻大小谁做主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巧测电阻
电阻焊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基于multisim13.0负电阻在电源中作用的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