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翔书法别议

2019-04-10 00:55:24姜寿田
中国书画 2019年12期
关键词:笔势临池篆隶

◇ 姜寿田

余海翔当下无疑是扬名沽上的儒商。他以浙江人特有的精明与韧劲在天津这一著名商都大埠驰骋,为人所称叹。其实早在经商之前,余海翔已是一位专业意义上的书法家了。他很早便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创作上真积力久,下过过硬的临池功夫。后来投入商海,虽远离书界,但书法情节仍未稍淡。在这期间,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临池创作,收获颇丰。可以说,余海翔并不是以商人身份附庸风雅,随便侍弄一下笔墨,而是本色是书家,其对书法抱有一种专业的热诚。

余海翔书法追求大气局,求为豪宕之气,有北派之风猷,非南人手笔他作书以篆隶立基,于《毛公鼎》《散氏盘》、邓石如、吴熙载篆书及《石门铭》《张迁》《乙瑛》皆有所涉,并由此形成浑朴豪纵笔路。他用篆隶朴茂之笔势,写汉简,苍茫浑朴,得简拙之趣。刘熙载说:“草书尤重笔力,盖草势尚险,凡物显者易颠,非具有大力奚以固之?篆隶之笔势正可谓大力矣!”在创作兴趣上,余海翔皆力于草书,这与他重感性、重表现的心性有关。草书的自由审美所呈现与要求的恰恰是不为法缚的生命情调。史称张旭草书悲喜双用,怀素草书悲喜双遣,实际上,双用与双遣都无不是对个体强烈的情感调置,只不过一发露于外,一隐忍于内而已。在这方面草书最为强烈地表现出书法的生命感性与宇宙精神。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称:“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徐渭称:“天下无物非草书。”以上草书两圣皆从审美本质上揭橥了草书的感性特征。余海翔的草书朴拙浑莽,笔墨驰骤中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气,其草书别取张旭、祝枝山、王铎、于右任之脉—其中于张旭、祝枝山尤有心得—又加以简书的率简,大开大合,擒控磬送,具见淋漓不羁之慨,显见草书别才。《艺慨》说:“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东坡论传神,谓具衣冠坐,敛容自持,则不复见其天。”

余海翔于书法葆有一种开放多元的心态,而不是画地为牢,偏守一隅。他习碑也慕帖,诸体诸派兼涉转益多师,无门户之见。除专擅草书外,其行书也堪称曰能。其行书主要取法米芾、王铎,笔势英挺崭然,洒脱不羁,与其草书同一风范。

余海翔除勤于临池外,也是一位好学深思之士。他不仅对书法怀有持久的热诚,同时也有明确的创作理念与价值追寻。他追求“大气与大雅结合整体与细微兼顾,理性与感性相融,传统与创新并重,北碑与南帖贯通”。此志此论已尽显不凡,余可拭目以待。

余海翔 篆书文墨同修 43cm×235cm 纸本 2019年

余海翔 草书陈师道词 180cm×38cm 纸本 2019年

余海翔 行草书荡深湫静五言联 242cm×38cm×2 纸本 2019年

猜你喜欢
笔势临池篆隶
傅山《杂记》
楷书的笔势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2:54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新时代·新风采上海市第七届篆隶书法展”举行
《临池》
中华诗词(2018年12期)2018-03-25 13:46:26
临池不辍的习书人——徐惠生
临池笔墨天然趣 抒臆胸怀自我情——书法家赵恒其人其事
分清笔势
清·傅山论书句
书法好入门(十二)篆隶古法(下)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