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巴索里诺(Francis Bassolino)(美国)
2018年苹果手机全球销售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被其CEO蒂姆·库克指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这对不对呢?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本身没有错,但是,由于经济体量巨大,今日中国GDP的年度增量,仍然是相当惊人的。而且,目前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上,追求的并不是速度。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中国仍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消费市场,且已经持续增长数十年之久。
库克没有指出苹果手机销售下滑背后更为关键的原因:在创新方面停滞不前,才导致消费者不愿更新换代、购买新型苹果手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根本不是苹果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苹果也不应否认,其产品在中国市场吸引力下降,也是因为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价格比苹果低20%~50%,质量和性能却同样出色。
但话说回来,即使中国手机性价比更高,也并不会立刻导致苹果手机的市场份额显著下降。原因在于,苹果在中国拥有一批忠实拥趸。苹果本可以通过降价来维持甚至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但他们担心,这么做会使其从“顶尖品牌”的“神坛”上跌落下来,所以迟迟不愿降价,导致苹果手机在中国销售欠佳。
苹果风光不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没能跟上中国市场特有的产品周期和需求模式的变化。如果想在中国市场长盛不衰,苹果可能需要研发出一个“扎根中国、专供中国”的产品群和大战略。当然,要这么做的话,就意味着苹果要变动整个组织架构和策略了。
另一个知名品牌通用汽车的高层也与苹果一样,试图把营收下降归咎于在中国市场销售欠佳——中国是通用汽车的全球第一大销售市场。
事实上,苹果和通用出现问题的核心原因,并不是所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是其企业发展战略不适应市场需求。
《纽约时报》近期刊發了一篇中肯的评论,题为“美国企业需要中国消费者”。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速确实在放缓,但从长远来看,中国消费市场还将持续增长,哪怕增长速度不如从前那么迅猛。任何跨国公司如果想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都必须对这个市场“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