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工作与工匠精神的培养

2019-03-22 02:16:32梁彦群
卷宗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现实意义工匠精神

梁彦群

摘 要: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都忽略了工匠精神和思政工作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不相符合,有才无德成为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下十分严重的问题。对于这样的情况,学校在教会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以及工作态度的培养,培育工匠精神。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要能够将工匠精神的培养和思政教育工作有效的融合起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同时促进其政治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工匠精神;思政工作;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这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才培养工作而言十分的重要,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要让学生懂得工匠精神对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重要意义。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德的重要形式,在当前的教育阶段,学校要能够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起来,这样会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解,首先第一个层面,职业教育人员以及职业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以及工作过程中要正确的认识到什么是工匠。工匠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那些能够熟练的完成一般的手工操作的熟练工人并不能称之为工匠,只有那些经历过很长时间工业文明熏陶之后培育出来的整个专业中具有一定高度的熟练的技术人才才可以称之为工匠。其次,工匠的精神境界的界定比较的独特,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工作人员首先必须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能够做到精益求精,具备十分强烈的专业追求,能够将这种坚持不懈,勇于追求的精神贯穿到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同时,他们必须具备十分坚定的专业操守,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懂得割舍,面对各种诱惑能够坚持自身的专业,将专业作为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寄托。最后,要能够从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统一的角度看待工匠精神的内涵,要认识到真正工匠精神指的是人文素养,职业态度以及专业精神的统一,要能够从人文性,职业性以及专业性三个方面把握工匠精神。

2 思想教育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意义

2.1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化人才是时代的召唤

我国属于制造大国,想要切实转变为制造强国必须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这正是当前阶段我国改革创新工作迫切需要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现代科技成果的支撑,同样也离不开众多能工巧匠的不懈努力,只有相关人员在工作之中不断的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不断追求、坚持自身的专业操守才能够实现一个个的“中国制造”,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职业技术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現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并没有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之中,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仅仅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没有向学生传到追求及时以及完美的目标。且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并不够重视。大多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局限于帮助学生基本或者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之上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开展。在职业教育之中,如何重拾工匠精神是现阶段各高职院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2 高职教育阶段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优秀人才的关键时期

高职院校学生刚入学的两年时间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都是二十岁左右,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思政课属于公共基础课,也大多在大一大二时期开课,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可以向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我国高职思政教育主要思想道德修养与乏力基础,以及一些形势政策等课程的组成,实际的教育教学之中,可以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到这些学科的教学之中。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让广大学生对于我党的发展历程,基本路线方针等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让广大大学生在未来的就业或者创业之中能够坚定不移的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升广大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广大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自身的发展目标,不懈追求,最终成长为适合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现阶段我国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在这期间,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化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优秀技术人才的重要责任,思政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任务,因此,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十分有必要。

2.3 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现代化优秀人才的主阵地

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的引导学校的学生全面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结合当前国家制造行业的发展需求,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它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从业人员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十分密切,体现了工业人员对于职业的态度以及精神理念。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必须要具备积极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在工业过程中必须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就目前来说,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阶段,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建设人员对于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之中,要能够将培养工匠精神纳入到思政教育的目标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精益求精不懈追求的优秀品质,将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

3 如何将高职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效融合

3.1 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到思政教育培养目标之中

以往的思政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往往只是将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素养作为主要的目标,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条件下,要将工匠培养纳入到思政教育工作目标之中。这就需要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要能够结合当前阶段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工匠精神培养现状以及二者的融合目标等,找准切入点,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学计划,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理论素养提升。同时,激励学生在学习之中努力钻研职业技能,促进知行合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3.2 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融合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十分有利。环境氛围包括就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学习环境、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的促进二者的融合,高职院校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要能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学校层面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培养的重要意义,为日常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于现代职业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在实际的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承担起塑造、传承“工匠精神”的重任,将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结合起来,积极地探索符合学生成长发展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同时,让学生对自身从事的行业存在一种敬畏感、使命感、认同感,能够以严谨、认真、负责、专注的态度面对未来的工作,最终促进国家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坤晶.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职教通讯,2016,16:32-35.

[2]閆伟华.谈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中国培训,2017,02:211.

[3]张坤晶.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以工匠精神培养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6,10:78-80.

[4]廖凌燕,叶锦萍.试论高职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有效融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40.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现实意义工匠精神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34
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3:48:32
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03:39
创新思政工作,提高人才素质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0:58:18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2:48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0:10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14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短篇小说(2014年11期)2014-02-27 08:32:47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