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刍议

2019-03-22 02:16:32张维维
卷宗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本概念建筑施工应用

张维维

摘 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增多。现代建筑领域中对框架结构的技术应用十分普遍,这一技术在建筑行业以及其他的领域均取得了高度技术认可。现有的框架结构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施工技术、剪力墙施工技术、平面构建施工技术、计算机构建框架应用技术等几大技术。本文就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结构技术;基本概念;应用

在科学技术以及施工技术不断优化革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进而对建筑框架结构以及建筑整体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当前受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限制,建筑也越来越高。由于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适合在高层、超高层以及大型工业厂房当中使用。所以,加强对建筑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框架结构施工概述

形成框架结构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混凝土是整个结构中的重要承重结构。此外还需要加入气体、浮石以及其他的蛭石等材料形成轻质的隔墙结构,当今社会这种技术在高层建筑以及大面积建筑中的施工应用非常普遍,主要是由于技术的独特性:第一点,建设高层或者是大面积楼层时应用的混凝土技术浇筑量巨大、施工强度高、钢筋数量要求多等几大特点。第二点,这项技术应用之前需要先进行浇筑工作,将楼板适当处理后才进行墙面的施工,这样能够简化流程操作,更易于堆砌及拆卸工作的进行。此外这种技术的灵活度较高,给了用户更多的权利来自由支配空间,实用性较强。

2 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特点

高层建筑由于其楼层不断增高,竖向构件和构成所承受的重力和载荷都是逐层递增的,所以需要依靠大尺寸柱体和墙体来进行支撑,这样一来就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有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建筑构件需要承受地震载荷等荷载力,均为非线性竖向分布载荷,对建筑高度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从地震载荷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楼层较低的建筑,在对建筑荷载进行考虑时,主要考虑恒定载荷与部分动载荷,所以,不会严格控制建筑物墙体、柱体和楼梯结构。而在其他构件符合设计要求后,这些构件也同样达到相关设计要求。不仅如此,针对当前的现代化钢架支撑体系而言,在进行设计时不会对承载能力提出特殊要求,因此将就不需要加大柱体和梁的尺寸,仅仅通过增加板就可以实现对应要求。不过,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只是解决上述问题并不全面,在解决建筑抗剪问题外,还应该对抵抗变形和抵抗力矩进行综合考虑。此外,一些高层建筑在对其柱体、梁、墙体和楼板进行设计时,还应该对结构的布置以及所使用的特殊材料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抵抗较大变形和侧向载荷。

3 框架结构的具体施工技术

3.1 轴线定位技术及标高确定

轴线定位主要利用经纬仪,根据设计图纸来确定施工建筑的横纵轴线网的地面控制线。再利用水准仪根据建筑物周围的建筑及道路进行标高,注意与拟建筑物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定地面标高。施工过程中注意工作认真,一定要准确细致的进行读数并记录,施工人员进行放线及标高工作时,一定要反复检查测量,保证记录结果的准确性,现场监督人员也要反复进行审核,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 支模

支模的制作对混凝土过程之中属于一个非常关键的工序。模板依照材料的不同能分成木模与钢模。当使用木模开展施工工作时,必须重视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一定要充分进行湿润,避免因为小模板对混凝土内含水分进行过度吸收而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不满足标准。依靠钢模板进行施工的时候注意必须涂抹隔离剂,避免混凝土硬化之时与模板相粘连,造成拆模的时候发生掉脚问题,因此同时还必须重视在使用结束之后模板要充分清洗,方便下次浇筑继续使用。

3.3 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框架结构的架设需要来自纵向方面的支撑,只有掌握了支撑才能是工程正常进行,对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而言,给予其纵向支撑条件的是立杆。立杆可以为框架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为框架结构主体结构模板安装奠定坚实基础,但是这一切都要以立杆的牢固为前提,只有立杆牢牢的保持竖直,才可保证框架结构上层模板及结构支架安装结束后,也可以很好的承受来自主体结构模板的荷载。如果立杆在一开始就没能固定,维持在竖实于水平面的状态,会承受来自上层模板和支架等构件产生的巨大载荷压力,由于立杆本身倾斜或者不扎实,不用多久就会出现弯曲、弯折的问题,这样就会影响框架结构施工的整体进度,而且还对已经完成的模板施工工作产生影响。而且,一旦上层模板和下层模板的支柱为同一垂直线位置上時,会造成更广泛的冲击后果,给予框架结构工程严重打击。因此,施工单位在主体结构模板施工方面,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提前核对施工内容,多次探讨施工程序和施工细节,保证框架结构施工的每一道支模程序都在规定指导下完成,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也时刻观察立杆,及时加固立杆,确保结构支架安装的稳固性,为后续施工提供支持。

3.4 钢筋绑扎

加工钢筋过程,往往会遭遇钢筋种类与型号的短缺问题,而这会引发钢筋代换的问题,进行钢筋代换时一定要重视下列几方面内容:1)依靠光圆钢筋取代变形钢筋的时候,需要设置弯沟。2)重视不同等级钢筋搭接长度与锚固长度的差异,代换之后依照规范要求,延长或者缩短钢筋。3)使用较小的钢筋取代粗钢筋之后,数量增多,间距减小,还必须重视其净距,其次一排成为两排的时候,因为截面的高度变小,必须重新验算。4)取代钢筋强度和面积乘积与原本钢筋强度和面积乘积之比,是不允许存在负偏差现象的。5)用光圆钢筋取代变形钢筋之后,对于裂缝与变形有要求的时候必须开展相应验算工作。

3.5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全程监管混凝土施工材料,包括采购时的质量检查、贮存时的养护和使用时的处理工作,保障混凝土施工材料在应用中发挥质量上的优势,提高框架结构施工水平,形成高质量的工程建设效果。为了发挥混凝土最大化的作用,需要注意一点,即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掌控混凝土实际用量,按照混凝土的配比标准调和混凝土施工材料。作为工程人员,没有人不知道混凝土配比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配比工作必须要由有经验、有技术的专业人员指导,由丰富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这样得到的混凝土配比结果定然喜人,对施工的顺利完成由很大帮助。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批,从而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能够始终处在最佳状态中。这正是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影响极为深远,如果一旦出现误差,其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在正式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合理制定施工方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通常,施工单位会挑选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施工人员担任操作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前,由技术人员讲解施工要求和施工要点,给施工人员一定时间准备,并提出相关的应急措施,降低由操作失误或者操作错误带来的影响,以此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4 结语

混凝土结构属于建筑骨架,而混凝土结构质量,与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有直接关系,所以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据施工标准施工。

参考文献

[1]王红兵.框架结构建筑梁柱节点的施工探析[J].福建建材,2015(3).

[2]刘江海.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J].广东建材,2016(5).

猜你喜欢
基本概念建筑施工应用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转速计量的基本概念及转速表的精度等级
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探讨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04:33
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管理剖析
利用线性方程组直观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40:18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