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湘淮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9月2 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开始进入高校专业课程,但作为一个全新的专业,其定位模糊、底蕴不足的缺点在电竞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上表现尤为明显,暴露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混乱和整个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电竞行业人才缺口巨大,2017年有数据报告指出,中国电竞行业人才缺口达26万,包括技术、文创、职业选手、游戏解说、教练、数据分析、赛事组织运营,赛事包装、直播、宣传等多个岗位都存在大量空缺。因此电子竞技专业更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更需要有科学的、系统的、清晰的人才培养方案来支撑整个专业的发展壮大。
作为一个新专业,社会包括高校本身都对电子竞技专业持观望的态度,在经费的投入上都相对谨慎和保守,工作室建设投入经费不足,无法保证电子竞技工作室建设的步伐跟上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电竞运动与管理专业对于硬件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平台的运动项目。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机房硬件设施根本满足不了其需求,现有的电子竞技工作室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的计算机机房基础上改建起来的,设备大多数都是以PC加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等,根本满足不了现代电子竞技教学的需要 。相比其他普通专业,电子竞技工作室对硬件的要求更加苛刻,除了高频的CPU和图形显示卡之外,还需搭配专业的电竞显示器、电竞外设、电竞桌椅,稳定而高速的网络保证,同时还需要专业的电竞解说和直播设备等。总体投资成本大、单通过院校投入的建设经费是不够的,对电子竞技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制约性。
随着电竞行业高速的发展,电子竞技行业技术概念、知识结构日新月异。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新环境,然而目前高校电子竞技专业的师资团队普遍薄弱,很多由其它设计类的教师兼任,年龄层次偏高,对游戏知之甚少,思维僵硬,较少外出学习,对行业内的新型技术、新知识的了解薄弱。而一些行业素质好、专业知识型、技能型人才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进入职业院校电子竞技工作室的工作和教学,他们更多向往发达地区的职业俱乐部,网络平台及电视台等专业机构。再加上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严重制约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电子竞技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有不断完善创新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以往的很多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兴专业的需求,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电子竞技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按照准就业的形式设计课程,围绕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宗旨,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班是专门培养 面向企业的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符合企业岗位又要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在目前与行业急需的电竞赛事包装创意策划、电竞媒体节目特效包装制作、电竞节目编辑、影视片头制作、电竞相关平面展示设计与制作、职业电竞运动员、电竞赛事项目管理员、场地运营与维护员等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培养岗位高技术能力人才为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并对方案随时进行调整,以本校为例,依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以现代师徒制为导向,在教学主体上与湖南电视台”芒果互娱”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联合办学。实行企业学校双元制办学模式,共同制定了电竞工作室”2+1”工学交替课程体系(见表一)。
表一
电子竞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格外重视实训条件的建设。而电竞专业实践的场所一般分为校内工作室、实习企业、电竞比赛活动现场等,其中校内工作室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要拓展思路,加大对电竞专业的支持和投入,保障学生拥有良好的教学和实践环境。同时,学院应积极运用商业模式,以招标、合作等形式,和相关泛电竞行业企业、电子竞技俱乐部达成协议,通过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引入有实力的企业、俱乐部参与到高校电竞工作室的发展建设中来,不断更新学校电竞工作室的硬件设备,为学生电竞运动的开展提供更多优质的场地。
一支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提高电子竞技工作室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工作室专兼教师都应具备相应职称和学历,师资人员配备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全面、艺术修养高等条件。通过引进与培养,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工作室教学团队,工作室设项目负责人,由学校骨干教师与合作企业的专家担任,建立健全的“双导师”培养激励机制。鼓励在校专职教师开办公司或艺术工作室,对外承接工程项目,既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教师在行业的影响力和整合社会教学资源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面,电子竞技实训成果不能得到效益最大化,多为带有实验性的习作。电子竞技工作室在实训环境职业化后,应该具备效益化产品生产的功能。以承接相关项目为主要任务,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牵头与企业合作,工作室可以承接企业横向项目。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学生参与情况,教师给学生发放科研生活补助,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通过各类平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打造自主的品牌。通过工作室加强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让创新创业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工作室是学生实习实践,将来走向市场的重要场所。因此,电竞工作室引入行业知名企业的管理制度,营造市场氛围。让学生在工作室就能感受到浓郁的职场氛围,培养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工作室不仅仅要执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学校教学的标准,同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接近企业标准执行。例如工作室引入企业管理中申请报告、定期会议、节点汇报等团队协作与沟通的方式,以及规范的电竞活动策划、设计、制作、推广流程,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让学生一开始就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受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未来的电子竞技行业将会走上一个职业化、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这对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提出新的要求。未来的行业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较强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任重而道远,基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电子竞技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为本,以工作室为依托,以完全准就业的形式在工作室完成专业设计课程。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与竞争的形势,突出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还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是电子竞技类专业人才培养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