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激励教学法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本文对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及相关问题做了分析。
关键词:激励方法;初中体育;教学
一、 引言
激励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不少见,它不仅是教师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式。初中生大多数活泼好动,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励方法,则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下面,笔者就激励教学法的概念、内涵以及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
二、 激励教学法概述
在教学中,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某种(些)方式对学生施加外力,使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出来。激励方法较多,总体上可分为言语激励法和非言语激励法。其中,言语激励法又可分为表扬激励法、语言提示激励法;非言语激励法又可分为预先示范激励法、目标效果激励法、集体荣誉激励法、奖励激励法。虽然激励方法较多,但是教师在运用时需遵循一些原则,否则会起到反作用。首先,应用激励法时需把握时机,即在学生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以及需求得到满足但产生了新的需求的时候应用激励法;其次,应用激励法需遵守针对性原则,即激励手段不能是简单的表扬、肯定,而应是激发受挫折者的信心,激发成功者的潜能;最后,应用激励法需遵守公平性原则,即教师激励学生时不能有偏见和偏爱。
三、 初中体育教学应用激励教学法的重要性
近年来,新课改的推行使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体育教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初中生生理发育迅速,但是其心理发展速度相对较缓,这种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带来诸多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成年人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而不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导致体育教学效果不佳。若要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则需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励教学法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将此法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活跃体育课堂氛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激励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 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习过程中的正向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负向情感体验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态,阻碍学生进步。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有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体育任务。如果学生顺利完成了教师安排的体育任务,则学生会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但是如果学生没有顺利完成教师安排的体育任务,学生则会感到沮丧,学习信心下降,学习动力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引进激励教学法,即采用激励手段来调节学生的情绪。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某个技术动作时,如果学生完成得良好则予以肯定;如果学生完成得差,则指出应当注意之处,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调节学生的情绪和心态,激发学生积极向上。
(二) 善用言語激励法
言语激励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激励方法之一,一般用于评价学生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若运用言语激励法实施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增强学习信心。首先,在实施言语激励法教学之前,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使激励法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思想,如果学生的行为思想良好,则予以表扬,用表扬性的语言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三) 实施集体荣誉激励法
集体荣誉感是一种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力量,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拥有集体荣誉感,则可以形成友爱、互助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教师可运用集体荣誉激励法实施教学。一方面,教师向学生解释集体成员之间融洽的感情和协调行动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举办一些体育竞赛,比如篮球赛、足球赛等,不同的班级参赛,相互竞争,胜利的一方可以得到一面象征集体荣誉的锦旗。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集体意识增强,而且还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体育技能水平。
(四) 实施奖励激励法
人的需求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需求,另一种是精神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需求同样如此。如果满足了学生的这两种需求,则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加进取。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如果学生考核成绩优良,教师可适当给予物质奖励,比如奖励一个篮球、排球;同时,给学生颁发奖状,在班级公开表扬学生,让其他学生向其学习。总之,对学生的奖励应落到实处,尊重事实,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
五、 结语
初中体育教学的对象为初中生,初中生心理、生理均未发展成熟,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容易出现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激励教学法并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主动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体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雷兴旺.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使用激励教学法的有效探讨[J].新课程(下),2017(5).
[2]申淑娟.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使用激励教学法的有效探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5).
[3]张翠萍.激励性评价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2):101.
[4]林程慧.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6(9):40.
[5]王海龙.浅谈激励性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9).
作者简介:
吴集德,山东省胶州市,胶州市第二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