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平,高之香,李建武,李士学
(三友(天津)高分子技术有限公司,天津 300211)
市面上的阻尼材料有很多种,主要是硫化橡胶阻尼材料、沥青阻尼材料、溶剂型阻尼涂料、水性阻尼涂料。目前汽车行业大多采用沥青阻尼板,其成本低、使用方便,但是环保性能差[1,2]。
水基阻尼涂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其中VOC含量非常低,安全环保;而且水性阻尼涂料具有卓越的阻尼性能。随着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水性阻尼涂料将被各大主机厂所采用[1~6]。
沥青阻尼板的固化条件是140℃烘烤30 min,本文研究的烘烤型水性阻尼涂料的固化条件相同。由于烘烤型水性阻尼涂料的涂层较厚,达1~2 mm,在140 ℃烘烤干燥时,水分急剧挥发导致出现鼓泡问题,因此烘烤型水性阻尼涂料的外观控制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本文还研究了乳液的含量、填料粒径及微球发泡剂对烘烤外观的影响。
水性丙烯酸乳液,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Dispex CX4320羧酸共聚物钠盐分散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Hydropalat WE 3485磺基琥珀酸酯润湿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FoamStar ST 2410星型聚合物消泡剂、Rheovis HS 疏水改性碱溶涨增稠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F-36微球发泡剂,日本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云母粉,工业级,滁州市宝塔绢云母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重质碳酸钙,工业级,石家庄艾伦矿产品有限公司。
高速分散机GFJ-04,江阴市双叶机械有限公司;GI-ODT型阻尼测试分析系统,上海泉众科技有限公司;一般实验室仪器。
阻尼性能:按照GB/T 16406—1996《声学材料阻尼性能的弯曲共振测试方法》测试所制备烘烤型水性阻尼涂料的复合损耗因子ηc。
制备测试样件:冷轧钢板尺寸为200 mm×10 mm×1 mm,阻尼涂层的尺寸为200 mm×10 mm,固化后的阻尼涂层厚度至少2 mm,固化条件为140℃烘烤30 min。
本文选用玻璃化温度为0℃和16℃的2种水性丙烯酸乳液复配,固含量为70%左右,所制备的水性阻尼涂料的阻尼性能在20℃左右达到最佳值,在-10~50℃内均具有优良的阻尼性能。
根据DMA的测试结果,2种乳液复配后的玻璃化温度在20℃左右,不同的配比稍有差异,高分子粘弹材料的阻尼性能在玻璃化温度左右达到最佳值,但是填料的加入使得阻尼性能的峰值向高温方向移动。
涂料配方中乳液含量过低,则烘烤后的涂层容易开裂;乳液含量过高,则烘烤固化过程中容易出现鼓泡现象。因此,乳液的含量在30%~40%内时比较适宜,并在此范围内测试乳液含量对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图1所示。
图1 乳液用量对复合损耗因子的影响Fig.1 Effect of emulsion content on composite loss factor
由图1可以看出,在乳液用量30%~40%内,随着乳液用量的增大,-10~0℃的复合损耗因子没有明显变化;而0~50℃内,复合损耗因子明显降低,即适当减少乳液的用量有利于提高阻尼性能。这可能是由于适当降低配方中的乳液含量,则配方中水分含量降低,烘烤后涂膜会更加致密,即涂膜的干膜比重较大,增大比重有利于提高阻尼效果。
本实验选择重质碳酸钙和云母粉作为填料。分别对不同粒径的云母粉进行了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云母粒径越小,越不利于烘烤固化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容易引起鼓泡问题;较粗糙的填料粒径有利于水分的蒸发,大粒径云母制备的阻尼涂料烘烤后不容易出现鼓泡问题;这可能是由于粗糙的调料比表面积小,表面能低,吸附性能也低。然而云母粒径过大,烘烤后表面会过于粗糙,综合考虑后,100~300目云母为最佳选择。分别用100目、200目、300目云母配制样品,测试阻尼性能,其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云母粒径对复合损耗因子的影响Fig.2 Effect of mica particle size on composite loss factor
由图2可以看出较大粒径云母可以提高低温段的阻尼性能,而较小粒径云母有利于提高高温段的阻尼性能。
微球发泡剂F-36的加入更好地控制了烘烤过程中的鼓泡问题。在加热烘烤过程中,发泡微球体积膨胀产生微孔,从而有利于水分的蒸发,防止烘烤鼓泡。适宜的微球发泡剂应具有如下特征:起始发泡温度在80℃左右,最佳发泡温度在100℃左右。
微球发泡剂的加入量也是有适宜的范围的,加入量过少对于鼓泡控制效果不理想,而加入量过多则涂料的发泡率增大,固化后的涂层强度会明显降低,而且表面易有裂纹。经过实验,微球发泡剂的加入量为0.2%~0.6%比较适合。微球发泡剂加入量对烘烤效果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微球发泡剂加入量对烘烤外观的影响Tab.1 Effect of expandable microsphere content on baking appearance
根据GB/T 16406—1996《声学材料阻尼性能的弯曲共振测试方法》测试了所制备样件的复合损耗因子,该测量结果用于评价复合结构试样的振动阻尼性能[7]。
对比样件:自制烘烤型水性阻尼涂料与沥青阻尼板。
制备3个平行样件测试常温20 ℃下的复合损耗因子,并计算平均值,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下复合损耗因子的检测对比结果Tab.2 Comparative result of composite loss factors at 20℃
由表2可以看出,自制烘烤型水性阻尼涂 料的复合损耗因子最高值达到0.28,而在该温度下沥青阻尼板的复合损耗因子只有0.1,烘烤型水性阻尼涂料的阻尼性能远高于沥青阻尼板的阻尼性能。
然后各选取其中一条样件测试-10℃、0℃、10℃、20℃、30℃、40℃、50℃7个温度下的复合损耗因子数值,绘制复合损耗因子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复合损耗因子变温测试对比结果Fig.3 Comparison of composite loss factor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由图3可以看出,在各个温度点烘烤型水性阻尼涂料的阻尼性能均高于沥青阻尼板。这是由于水性阻尼涂料用乳液属于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特有的黏弹性使其形变滞后于应力的变化,部分机械能以热或其它形式消耗掉,通过产生力学损耗起到阻尼作用,一般在Tg区域内表现出最佳的阻尼性能。当温度在Tg区域内时,高分子链段处于黏弹态,体系黏度高,链段运动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形变滞后于应力变化,导致体系内耗较大,阻尼性能较高;当温度低于Tg时,高分子链段处于坚硬的玻璃态,分子间链段的滑移现象极少,外力作用于高分子材料时只能引起链长和键角的改变,而这种形变很小,故体系的内耗较小,阻尼性能也较低;当温度高于Tg时,高分子链段处于高弹态,链段运动较自由,链段间的滑动能够很快恢复,故体系内耗也较小,相应的阻尼性能也低[7]。
(1)选用水性丙烯酸乳液的玻璃化温度为0 ℃和16 ℃2种复配,所制备的水性阻尼涂料的阻尼性能在20 ℃左右达到最佳值。配方中乳液的最佳含量为30%~40%。
(2)填料的粒径对烘烤外观影响很大,选择100~300目云母作为阻尼填料,烘烤后涂层外观较好。
(3)微球发泡剂的加入可有效控制烘烤鼓泡的问题,所选发泡微球起始发泡温度在80 ℃左右,最佳发泡温度在100 ℃左右。微球发泡剂的最佳用量为0.2%~0.6%。
(4)制备的烘烤型水性阻尼涂料20 ℃的复合损耗因子最大值可达0.28,该值远高于沥青阻尼板的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