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策略方法浅谈

2019-02-20 22:00:21许修芹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重力题型试题

许修芹

(山东省威海市第十四中学 264211)

中考物理的复习,寻找科学而有效的复习方法可以让学生事半而功倍,我结合自己从教近20年的经验,浅谈一下中考物理复习中的一点做法:

一、树立板块意识,做到充分备课

为了避免重复新授课的思路,一般我在复习阶段备课时,会根据前一天的预复习学案,通过检查,拟定复习的重点和补救的措施、办法,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每次备课我从设置问题出发,牵引出用到的物理知识.例如:力学中,我从力的分类,力的产生,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力和运动的关系等进行板块分类复习….另外,相似的概念之间容易混淆的时候就将设置的问题具体化.比如1.重力、压力各自是怎样产生的?2.重力和压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分别是什么?3.重力的方向指向哪里,压力的方向指向哪里?4.压力和重力有必然的联系吗?等等…同时,每一个知识板块配套的例题精选也很重要.一轮复习例题重视基础性,针对性;二轮复习重视灵活性,综合性.复习选例要兼顾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与考点目标接轨的效果.

所以,精心备课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提炼、整合旧的知识点,把“浓缩”的东西集中到课堂上来,增加“45分钟”的课堂密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复习课应该比新授课的备课难度增加,这些就需要我们团队的默契合作,集思广益.

二、建构知识网络,做到旧课新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知识的建构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建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使认识结构发生变革和重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在预复习学案里,我总留有一块空白,让学生自己先来梳理知识.然后通过课上老师的引领和启发,对自己的梳理的知识进行完善、补充,从而形成知识的概括,使横成串,竖成链.

而在知识网络构建的时候,我常常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紧紧抓住知识生长点,按照板块知识来扩展、深化.学生们在经历了知识网络建构的过程,兴趣大增.他们感觉这样的建立和回顾知识好像在种树,种植一棵“智慧树”.知识点之间错落有致,但也有条有理,物理的复习课堂不再是 “东风无力百花残”了.事实证明,思维导图式的知识构建,有利于板块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拓展.

三、提倡生生合作,做到大胆放手

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智慧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复习课中,我们以小组合作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沿着“展示讨论题、自思、自悟!小组交流、互悟!全班交流、共悟总结与反馈”的程序进行,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很多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突破与解决.

课上站着“小老师”,台下的学生们发问, “小老师”凝神倾听后,有条不紊地讲出自己的思路方法.由于台上台下的学生知识水平相当,思维方式相近,课堂质疑的声音就多了起来,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多了起来.往往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而课堂上的 “师”生交流依然火热,直到追问的问题解决了才心满意足.可见,复习课中师生好比风筝和线,只要老师的“线”准备充分,学生的“筝”一定能定向飞翔.

四、明确讲评题型,做到重点突出

一套试卷有很多题,多年经验告诉我,在讲解时按照什么顺序讲解对学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在讲课时我一般不按照题号的顺序依次讲解,而是先把试题归类,按试题类型进行讲解,最后落实反馈提高.

首先,对试题合理分组

(1)按点归类:即把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挑选在一起进行讲评,多点归一.

(2)按解法归类,就是把试题中涉及同一解决方法、技巧的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如把一份综合测试分为:a.基本概念题型;b.基本计算题型;c.图像分析题型;d.实验类题型等.

其次,针对错题 分层讲解

讲评前,我对学生的错误情况先做一个统计,如果某道题学生错误率较高,则在上课时需统一讲解一下,其他则放手给学生.

我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设组长一人,其余三人按物理成绩排序,(根据成绩会做相应的变动).公布答案,让学生自纠,对于不会做的题目,弱势同学可以请教组长,中间同学可以互相切磋探讨来解决.互帮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反应给老师.这样通过兵教兵,兵帮兵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然后,再由组长来进行检查,重点是检查最后两名弱势同学,主要是以让他们讲给组长听为主.这当中又检查最弱的同学较多一些.

最后,对症题型 再次反馈

每一次讲评完,我和同组老师都会再出一份雷同卷.精简提炼,突出答错率高的题目,变换条件,变换已知数据,这样进行再强化,再巩固,再提高,很多同学在如此的三番两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总之,接管毕业班教学十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真正要想将复习课上好.重点落实,重在行动,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科技日益发展,学生资源日益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应日益改进.今后的教学我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探究中不断总结.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我们还需持续不断的努力!

猜你喜欢
重力题型试题
疯狂过山车——重力是什么
科学大众(2022年23期)2023-01-30 07:04:16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仰斜式重力挡土墙稳定计算复核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