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2019-02-20 19:56:18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30期
关键词:互助合作科学素养素质教育

张 鹏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226301)

素质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其主要包含德育教育、心理教育、文化教育以及技能教育,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拥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但对于外界事物的辨别能力仍然较弱,这时更积极利用素质教育来为学生指引思想发展道路.生物课程是高中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其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也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阐述高中生物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高素质型人才,仅供参考.

一、创设自主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核心

高中生物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对自然以及事物形成正确的观点,其中就包括了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也属于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而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不仅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影响素质教育在生物课堂中的实施.基于此,教师要积极创设自主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核心.以“基因的本质”教学为例,课前,生物教学先设计学案,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使学生对基因的基本知识有初步的认知.在课堂中,教师针对课文内容开始初步讲解,随后指导学生学习DNA,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同时教师布置讨论问题,如DNA与蛋白质的区别,在学生完成讨论后鼓励学生发言,这时教学即在学生的观点上进行讲解,如“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噬菌体的DNA传递下来的,即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当DNA的纯度越高时,其更容易转化成功.这一教学过程,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借助互助合作,促进学生共同成长

在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主要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而互助共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互助合作学习能有效培学生正确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从而让学生认知到团队互助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则要积极借助互助合作,树立学生的正确团队竞争意识.以“DNA分子的结构”教学为例,在课堂中,生物教学先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每组共5名学生,让小组成员自主选出组长,组长主要管理本组的一切学习活动.“DNA分子的结构”的内容主要涉及微观领域,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教师要设计课前预习提纲,指导每个小组进行自学,同时进行分组讨论以及合作探究,鼓励每一组的学生要积极参与预习中,如在合作探究环节,教师让组长安排组员进行分工合作,让组员分工构建脱氧核苷酸→DNA单链→DNA双链,使学生在互助合作中有效的预习章节内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章节讲解,当学生对章节内容已有初步的认知时,能让课堂更为顺利的开展.此外,生物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也可应用互助合作教学,使互助合作结合至生物课堂教学中,长期的互助合作学习能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团队意识,从而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现素质教育的任务.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高中生物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极易导致课堂乏味且枯燥,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失去兴趣,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为例,首先,生物教学要想活跃课堂氛围,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前,生物教学提前收集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发芽、开花以及结果的生命活动,丰富多彩的图片或视频均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结合图片或者视频讲解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思考“植物如何对自己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针对课堂氛围的营造,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课堂变得更为生动、直观,如利用小游戏、学生自主动手实践或直观教具的利用等,使生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生物学习充满兴趣时,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借助实验引出生物史,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生物学实验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现现象以及结果来充分理解生物知识,使学生快速掌握生物理论.同时生物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以及科学思辨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基于此,生物教学在开展生物实验时,要积极引发学生思考.以“淀粉酶活性”教学为例,该教学实验主要让学生探索淀粉酶活性的主要条件,实验开始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为什么要设计这样写实验过程?这一过程设计主要含括那些科学思想?同时,针对这一实验,教师要结合生物科学史进行教学,如淀粉酶的起源以及生物科学家对淀粉酶知识的探索,这不仅能让学生有效的理解酶的生物知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实验对促进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学生充分感悟生物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后,能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崇敬之情.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积极利用生物史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通过不断实践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素质教育理念能充分融入生物课堂中.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在课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中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互助合作科学素养素质教育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热爱合作?快乐习作
青年时代(2017年5期)2017-03-10 23:29:47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互助合作学习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幼儿互助合作能力的培养
黑河教育(2015年2期)2015-02-10 09:59:34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