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大侠,不灭的侠义

2019-02-18 15:47:52刘畅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侠义沧海大侠

刘畅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一声笑》

  侠,是几乎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座山峰。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年少轻狂之时,谁没做过一场大侠梦,幻想自己行走于江湖之中,行侠仗义、惩奸除恶、万民颂扬,在身后留下美名传说。

  中学时藏于书斗中的“闲书”,总少不了武侠小说。古龙风流、放荡不羁,却总少了些侠之大义;梁羽生淡泊、温和儒雅,却似少了些侠之激情;而金庸之侠,骨有柔情,快意恩仇,胸怀家国,至情至性,更贴近中国人心中那个隐于山峰之巅、却不曾超脱苍生之上的“大侠”形象。

  有人曾经问金庸:“人生应如何度过?”答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是啊,很多时候人生与一部武侠小说比起来,又是何其相似。少年时白衣飘飘、纵情恣意。我们结识如萧峰般光明磊落、豪迈万丈的兄弟,爱慕着黄蓉般冰雪聪明、重情重义的女子,向往着从塞北到江南、从西域到东海的大好河山……

  而人生在世,去若朝露。当年纪日长,我们也渐渐学会了心怀敬畏。就如高晓松曾为《青春无悔》所写:“再也没有了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一日欢的女子。”而我们却依稀记得自己曾经洒脱的模样,侠义,也从来都藏于心底。

  纵使不能像小说人物那样传奇地活着,至少,可以在曲折的人生中,永怀希望与光明,而后悄然离去。

  如今,大侠仙逝。世间难说哪一门是最高的武功,而修炼再多,终是凡胎,谁也逃不开被时间打败的命运。

浮沉随浪。在浸于时间的汹涌前行中,侠肝义胆,巍然永存。

(选自《人民日报》)

【感悟】

“英雄肝胆两相照,江湖儿女日见少,心还在,人去了……”对无数金迷来说,2018年10月30日是一个悲伤的日子——《明报》创办人、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辞别人世。同是武侠作家的温瑞安,手书“天下无双,不朽若梦,金庸笑傲,武侠巅峰”,既有相惜之情,更有致敬之意,这一钦赞,或可道出金迷的集体心声。“凡有华人处,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金庸究竟有多少读者,殊难统计,但可确定,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少年时代没有金庸小说的陪伴,人生该是多么寂寥。無论挑灯夜读还是钻进被窝偷偷读,乃至在课堂上冒着被老师没收的风险读……至今想来,阅读金庸小说早已演变为一种充满乐趣的美好回忆。

中国人的理想境界是“少年游侠、中年游宦、晚年游仙”,浪迹天涯的侠客,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者说对于平庸的世俗的日常生活的批判。而人们读金庸小说,除了沉浸于刀光剑影的情节之外,更被先生的家国情怀所折服,为书中主人公的侠义精神所感染,为贯串始终的民族大义所浸润。换言之,读金庸的武侠小说,绝不只是为了批判现实,也在塑造着一种伟岸的精神人格,由此不能不提这八个字:“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猜你喜欢
侠义沧海大侠
沧海点兵 挑战深蓝
黑熊大侠
趣味(数学)(2020年3期)2020-07-27 01:43:40
三角龙教你做大侠
郭沫若的侠义观新论
郭沫若学刊(2019年3期)2019-10-12 08:09:34
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50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红楼梦学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6:08
沧海浮萍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52
剪刀大侠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竞技活动
体育科研(2016年5期)2016-07-31 17:44:28
展浩然之气,昭侠义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