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抽象造型与写意装饰

2019-02-16 13:55:13
山东陶瓷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瓷装饰创作

徐 敏

1 青瓷造型及装饰的发展

从商代龙窑开始,在烧制印纹硬陶的时候出现了原始瓷器的身影,其后胎料、釉料的发展,以及成形工艺的进步,让青瓷的烧结越来越成熟,经过数百年的衍变,到了东汉时期,龙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青瓷窑,由于其生产地域的特殊,其一度被称为“越器”,这可以看做是我国青瓷的始祖,所以最早的青瓷造型有着明显的地域风格。其后一直到宋代,越器不断发展,出现了早期的龙纹虎纹凤纹装饰,并逐渐的开始采用压印、印贴等各种装饰手法,并且由于唐宋年间佛教大为兴盛,青瓷的装饰手法大量出现莲瓣纹装饰,这一装饰对后世装饰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一直延续至今。

在这个过程中越器工艺技法不断扩散,并由于地域风格及取材的不同最终呈现出各个地区不同的瓷器产品,但在这个历程中,越器始终具有一定的独立地位,并且首开雕刻、镂刻以及开光等技术,在青瓷上塑造出浮雕才具有的装饰效果。直至南宋官窑的诞生,青瓷生产开拓进一步向南方转移,并于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达到了工艺技术、造型装饰以及文化内涵上的极高水准,这一阶段的青瓷造型庄重古朴,釉色粉青如玉,文武冰裂的纹片,羚羊角色的紫口铁足。而到了明代龙泉青瓷的崛起造就了一大批精美的瓷器,但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青瓷外销减少,青瓷亦逐渐开始衰落,造型和装饰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趋于停滞。

2 传统的回归和创新

青瓷的生产和创作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曾经一度中断和停滞,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产业逐渐得到恢复,及至当下又再一次回归,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再一次催生了青瓷创作的原生动力,当传统的青瓷制作工艺与当代美术相结合以后,开始表现出新的艺术活力和发展方向,抽象造型与写意装饰成为了当代青瓷回归现代工艺美术的直通车,其拓展了广阔无边的创作题材,亦为青瓷自身艺术特性的施展提供了舞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通过青瓷这一载体,来表达自身的艺术情感。

传统青瓷的创作题材由于形体的单一以及文化需求上的滞后并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于青瓷文艺造型的需求,由于青瓷靓丽的色泽,使得其天然具有一种大写意的特性,复杂的色彩组合不会为青瓷本身增添更多的文艺性,相反还会破坏青瓷本身天然具有的艺术魅力,所以单色呈现的造型以及装饰就务求更加多样,这种多样性并不局限传统方圆器所能解决的,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传统工艺发挥的余地,相反单色所构成的写意装饰,可以成为更多全新题材的艺术载体。例如在坯体上采用写意浮雕构成的花鸟图像,这种装饰如同写意的素描却又增添了一种油画的立体感,所以在承载这一装饰的青瓷造型本身选择了更加抽象的菱变形四边形,搭配这种形变的整体造型,再将写意的装饰以构图的方式塑造四周,这就构成了一件兼具抽象造型和写意装饰的当代青瓷创作。

3 造型的抽象化推动装饰的写意化

在传统青瓷上,由于造型本身不具有剧烈的变化,所以也就使装饰范围、装饰形式形成了约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审美疲劳,而当代形体艺术更加奔放自由,将其融入青瓷造型的塑造中,就会诞生出一些形式更加多样的装饰载体,由于承载的装饰环境发生了改变,也就让传统的装饰画面、装饰题材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变化,而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由于青瓷本身形态的抽象化,太过具体的装饰形象与整体的造型就不会产生相互融合的搭配,所以更加写意而非写形的装饰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更能够适应多变的造型,同时两者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呼应,完成新时代的造型与装饰的搭配。

综上所述,造型和相应的装饰两者必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表里才能形成互补,更加激进创新的青瓷造型,势必要搭配更进一步的装饰形体,两者不可能一方不断变化,一方却停滞不前,传统与创新,抽象与写意是青瓷艺术探索中绝佳的组合。

猜你喜欢
青瓷装饰创作
鲤鱼旗装饰坠
龙泉青瓷
摄影与摄像(2020年4期)2020-09-10 07:22:44
装饰圣诞树
青瓷出越窑
收藏界(2018年3期)2018-10-10 05:33:48
《一墙之隔》创作谈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