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莹
每个人对于未来都有自己的想象:去了什么大学,做着什么工作,过怎样的生活,叉或者成为了怎样的自己……你想象的未来是怎样的,请以记叙文或叙事散文的方式,将你对于未来的想象写下来。
字数范围:1000字左右。
投稿邮箱:ktnwgkjk@163 com
请在邮箱标题标明“带你去未来”字样,投稿中还需附上你的姓名、学校、年级、班级、手机、00、收货地址等信息。文章刊登后,我们将寄送样刊。如无明确要求,编辑将酌情对稿件进行修改。未录用稿件不另行告知。若两个月内未回复,即稿件没有采用。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觉得“未来”对我来说是一个很远的代名词。关于这个代名词,我未曾有过一个具体的定义。
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在为什么而读书?
是为了父母的期待?还是为了能在别人面前昂首挺胸?直到我在一本书上找到了答案。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给儿子安德烈这样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是的,我们之所以要花掉一生中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去读书,从来都不是为别的,仅仅只是为了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多的选择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甚至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要做自己未来的主宰,而不是被選择。
我的一个朋友,升入高中后,很快就丢掉了以前的惰性,成天埋头读书学习。我问他原因,他告诉我,自己未来想做与策划有关的工作,去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独自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需要焦虑别人的感受,也不需要羡慕别人。每天很忙、很努力、很简单,或许好、或许差、或许一般般,不会太显眼,也不会太差。
这个世界可能是不平等的,但也会很公平。你付出多少,才能从这个世界获得多少。
每个人的心中都期待着一些事情,也都在为自己的心中所念而努力。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凭空而来的,我们想要的未来,只能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出来。
妈妈嘴边常念叨着这句话:“我以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翻过家门口的这座大山,去一睹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
是啊,我常常瞳憬外面的世界,繁华的高楼大厦,无边的蔚蓝大海,还有广袤的葱郁草原。我觉得这就是我的未来,自由而不受约束,愉悦而不拘谨。但我知道,想到达未来,我需要比别人更努力。
或许读书的意义在于一十几年的全力以赴,就是为了余生能够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成为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站在自己曾经想要到达的地方。
我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世界很大,你想要去哪里驻足观赏?
时间也从来不会优待谁,每个人都应当学会把握当下、珍惜时间。
只有不遗余力地努力,才能让自己显得毫不费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