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评价体系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2019-02-14 05:54:06姜新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带教临床护理神经内科

姜新娣

【摘 要】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体系应用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实习护士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单向评价体系,观察组接受双向评价体系,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教师评定成绩以及观察组实习护士对教师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第二周教师评定成绩为(142.35±17.16),对照组实习护士的第二周教师评定成绩为(141.62±16.84),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的第四周、第六周和第八周的教师评定成绩比对照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的教师评定成绩高,P<0.05;观察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评分分别为(125.11±15.24)、(141.52±15.42)、(152.69±14.28)和(167.82±15.09),相邻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双向评价体系应用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有效促进带教老师和实习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

【关键词】 双向评价体系;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

文章编号:WHR2019042044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采用单向评价体系,实习护士无法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只能由带教老師对实习护士进行评价[1]。而双向评价体系,在带教老师对实习护士进行相应评价的同时,实习护士也可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有效促进带教工作的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促进实习护士的进步[2]。而本文旨在探讨双向评价体系应用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选取神经内科实习护士100例,时间范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纳入标准为:1)年龄范围为19~24岁;2)均为神经内科的实习护士;3)所有实习护士均知悉并同意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实习护士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48,年龄为19~23岁,平均(21.52±1.09)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49,年龄为20~24岁,平均(21.62±1.18)岁。比较两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和年龄等),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采用单向评价体系,而观察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则采用双向评价体系,具体的内容为:

1)带教老师对实习护士的评价。

评价方法:依据实习护士的具体实习内容以及实习表现,制定相关的情况评价表,一共包括有11项内容,主要包括有实习护士的工作态度、学习态度、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协作能力等内容,每项内容的评价情况为优(20分)、良(15分)、中(10分)和差(5分),满分为220分。

对照组:带教老师依据实习护士两周之内的实习表现,采用上述评价表进行评分,并将评分表交给科室以纳入档案。

观察组:带教老师每两周开展一次座谈会,和实习护士一起探讨实习的情况;座谈会结束之后,带教老师依据实习护士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估,时间为每两周一次;对实习护士进行评估之后,带教老师将评估结果告知实习护士,并向实习护士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意见、建议,实习护士则依据老师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下一轮实习中进行改进[3]。

2)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评价。

评价方式:依据带教老师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制定相关的评价表,一共包括有9项内容,主要包括有理论知识、临床经验、教学方式、敬业精神等内容,每项内容的评分情况为优(20分)、良(15分)、中(10分)和差(5分),满分为180分。

对照组不采取该评价方式。观察组实习护士则每两周进行1次评分,时间为每两周开展的座谈会结束之后;带教老师依据实习护士的评价结果,对自身的带教情况作出相应的改进[4]。

1.3 观测指标

记录并且比较两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的教师评定成绩,记录并比较观察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神经内科的实习护士的教师评定成绩以及观察组实习护士对教师的评分情况,采用t进行检验;若检验的结果为P<0.05,则表示所得数据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教师评定成绩对比

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第二周教师评定成绩为(142.35±17.16)分,对照组实习护士的第二周教师评定成绩为(141.62±16.84)分,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的第4周、第6周和第8周的教师评定成绩为(155.64±16.29)分、(165.82±16.33)分、(176.24±15.21)分;对照组实习护士的第4周、第6周和第8周的教师评定成绩为(146.82±14.39)分、(151.21±14.58)分、(155.64±18.29)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2 比较观察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对教师的评分情况

观察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评分情况为:第2周评分为(125.11±15.24)分,第4周的评分为(141.52±15.42)分,第6周的评分为(152.69±14.28)分,第8周的评分为(167.82±15.09)分。前后两次分数相比均有着显著差异,分数随着周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P<0.05。

3 讨论

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采用双向评价体系,相较于单向评价体系,不仅加强了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监督工作,也强化了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影响力,可有效促进带教老师带教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促使带教老师加强对护理理论的更新学习,帮助带教老师纠正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带教老师的误导行为或者不良语言等,使带教老师的工作更加符合实习护士的教学需求[5]。除此之外,应用双向评价体系的优势还表现在实习护士中。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实施双向评价体系,不仅能够调动起实习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实习护士对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等学习内容的快速掌握;同时,实施双向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实习护士提高自身的沟通技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6]。

在本研究中,实施双向评价体系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的第二周教师评定成绩为(142.35±17.16)分,实施单向评价体系的实习护士的第二周教师评定成绩为(141.62±16.84)分,两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施双向评价体系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的第四周、第六周和第八周的教师评定成绩为(155.64±16.29)分、(165.82±16.33)分、(176.24±15.21)分;实施单向评价体系的实习护士的第四周、第六周和第八周的教师评定成绩为(146.82±14.39)分、(151.21±14.58)分、(155.64±18.29)分;两组存在差异,P<0.05。实施双向评价体系的神经内科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评分分别为(125.11±15.24)分、(141.52±15.42)分、(152.69±14.28)分和(167.82±15.09)分,相邻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

综上所述,双向评价体系应用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有效促进带教老师和实习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少玲,曾令琼,胡平.双向评价体系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05):534-537.

[2] 刘彧,张哲林.综合教学方式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s1):349-352.

[3] 曹巧凤,贾臻.神经内科护理循证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初探[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7,39(s1):203-205.

[4] 王畅,张小兰,吴男男,等.护生自评式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监护室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3):291-292.

[5] 李奕.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世界中医药,2015,10(a01):331-332.

[6] 刘继红,白凤羽.阶段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1):1360-1363.

猜你喜欢
带教临床护理神经内科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限制的方法及临床护理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18:32
小切口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21:32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寓素质教育于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做法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51
PBL联合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医学生骨科带教中的应用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