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巴古丽·依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二三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和静 841308)
紫花苜蓿,原名:紫苜蓿,又名苜蓿,拉丁文名:Medicago sativa. 蔷薇目、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深入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种子卵形,长1~2.5mm,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世界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紫花首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列牧草之首,所以又称为“牧草之王”。苜蓿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重要的营养成分,并且含有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未知生长因子。在相同的土地上,紫花苜蓿比禾本科牧草所收获的可消化蛋白质高2.5倍左右,矿物质高6倍左右,可消化养分高2倍左右。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单位面积营养物质的产量也较高。苜蓿可以作为优良饲草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紫花苜蓿在所有常见牧草作物当中,是具有最高营养价值的一种。事实上,按照它字面上的翻译,意思就是「所有食物之父」。由于它的根部伸入土壤里达30英尺(九公尺),因此可比其它植物吸取更多的矿物质。这种营养丰富的植物,在雨量有限的地区,亦能耐强旱。
紫花苜蓿含有5种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等10种矿物质及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酚型酸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其主要作用如下:
(1)类黄酮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时可防止胆固醇在动脉上的沉积,且避免血液凝结成块,以减少动脉硬化发生的机率。类黄酮素也可以阻断某些荷尔蒙的不良活动,抑制引起发炎的酵素活动,还可以抑制微血管增生
(2)酚型酸: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视为一种抗氧化物质,可防止血液凝结成板块,使血液在血管畅通无阻,而降低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
(3)类胡萝卜素:可保护眼睛,预防眼神经的退化性疾病。在人体中,可使细胞成熟分化,在疾病的预防上,已证实对防止癌症再发及防止心脏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功效。临床上已开始用某些类胡萝卜素,在癌症的病人身上,进行附加的预防性化疗。
苜蓿对人体的作用,具有清胃热、清湿热、利尿等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是早春大地初绿非他莫属。维吾尔族用手掐苜蓿的嫩尖或炒鸡蛋、或凉拌、或用牛羊肉包饺子包子、或同牛羊肉炒做拌面那才是一道美食。
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猪及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苜蓿在栽培上具有抗旱抗寒耐盐碱的特性,属豆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品种多达100种。具有一次种植,3~5年不用重新种植,可减少成本,增加饲草料产量。为振兴乡村战略,寻找畜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牧民收入稳定增长,223团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国有畜私有化,牧民要增加收入,畜牧业要长足发展,饲草料的冬季储备是发展畜牧业的保障。为此要大力发展饲草料的种植。饲草料种植品种上主要以苜蓿为主。苜蓿产量高、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苜蓿通过畜食产生粪便,经过发酵可做优质农家肥。也可通过种草养畜、粮草轮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化肥残留物对土壤、水源、大气的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满足畜牧业饲草料的需求。
品种主要选择紫花苜蓿,土地选择沙性或粘性土壤,播种株行距30cm为宜,播种时间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播种。但是以头年秋季9月下旬~10中旬播种最好在。这时外界气温开始降低,地温较高利用苜蓿幼苗生长。苜蓿生长需求氮磷钾钙较多,1000~1500kg/667m2优质农家肥。有利于增产、改良粘性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通透性。
苜蓿生长管理过程较粗放,适时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促进苜蓿健壮生长,达到丰产。
收割苜蓿要掌握火候。收割苜蓿采用机械,效率高成本低。收割要选择无雨的天气,收割后要及时在田中摊薄翻晒晾干,待苜蓿茎秆七八成干时,在早上及时收回垛成圆锥形的垛或用防雨布进行覆盖,利于排雨,不使垛草霉烂,保持草垛干燥。收割要在苜蓿茎秆木质化达到茎长三分之二时进行收割。此时收割产量最高,牲畜食之口感好。早割苜蓿过嫩,产量低,过晚茎秆老化,牲畜食之口感差,产量也低。收割留茬在5~10m,确保增加分蘖,增加苜蓿产量。收割后要及时灌水追肥,确保苜蓿产量稳步的提升。
青贮是将含水率为65~75%的青绿饲料经切碎后,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厌氧乳酸菌的发酵作用,抑制各种杂菌的繁殖,而得到的一种粗饲料。青贮饲料气味酸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利于长期保存,是家畜优良饲料来源。苜蓿青饲是饲喂畜禽最为普通的一种方法,苜蓿青贮或半干青贮,养分损失小,具有青绿饲料的营养特点,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能长期保存,目前畜牧业发达国家大都以干草为重点的调制方式向青贮利用方式转变。
5.1.1 半干青贮
国外普通采用青贮塔进行半干青贮保存苜蓿,青贮塔造价较高,我国一般采用青贮窑贮存苜蓿,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关键首先使苜蓿迅速风干使含水量降到40~50%再进行青贮。这种青贮料兼有干草和青贮的优点。
5.1.2 加甲酸青贮
这是近年来国外推广的一种方法。方法是每吨青贮原料加85~90%甲酸2.8~3kg,分层喷晒。甲酸在青贮和瘤胃消化过程中,能分解成对家畜无毒的C02和CH4,并且甲酸本身也可被家畜吸收利用,用这种青贮料饲喂乳用犊牛,平均日增重达0.757~0.817kg,比普通青贮料增重提高近1倍
5.1.3 拉伸膜青贮技术
这是近年来国外采用的一种新方法,全部机械化作业。操作程序为:割草一打捆-出草捆一缠绕拉伸膜其优点主要是不受天气变化影响,保存时间长,一般可存放3年~5年,使用方便。
储备干草苜蓿经过粉碎同粉碎玉米用温水搅拌后进行喂养。或用干苜蓿直接喂养,但是此方法易于浪费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