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双福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临沧 677000)
随着生猪产业发展逐渐趋于规模化、现代化以及集约化,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与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具有密切关系,想要实现既定养殖效益,需要养殖场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对关键技术要点进行管控,提升育肥猪饲养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和健康的生猪产品。
养殖场要结合自身的生产能力,制定科学的饲养整体目标,即: 首先,保证在临床生产中避免仔猪出现腹泻情况、减少断奶后仔猪应激反应、仔猪断奶顺利、确保生长速度和育成率;其次,生产中要保证仔猪成活率达到98%;最后,在育肥阶段要确保猪群生长整齐,防止出现弱猪和僵猪情况,猪群肢蹄有力、体型优美、状态健康。
科学选择育肥仔猪是育肥猪技术的关键点,其与规模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养殖场要结合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对育肥仔猪进行合理选择。首先,养殖场在挑选育肥品种中,要优先考虑选择三元杂交仔猪,其s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成本较低,并且瘦肉率较高,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可以显著提升养殖效益;其次,养殖场在选择品种中,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仔猪的身长标准和体高标准进行科学选择[1]。
清净、干净以及合理的育肥环境是提升养殖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和基础,因此,养殖场需要对育肥环境进行优化和改善。首先,搭建以及优化圈舍,圈舍要尽量做到冬暖夏凉,当前在规模化养殖中,栏圈改造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通过敞开式栏圈不仅可以提升利用率,还能够保证圈舍温度;其次,清理圈舍,养殖场要定期组织养殖人员对圈舍进行清理,为育肥猪创设优质的生长环境,重点清理粪污,对生猪进行科学的调教,促使其养成排便、睡觉以及吃料的“三定位”习惯,在清理圈舍中,尽量进行空舍清理,炎热夏季要增加清洗次数,提升圈舍湿度;再次,做好圈舍通风换气工作,对育肥猪合理分群,对饲养密度进行科学控制,通过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含量,在冬季要注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最后,定期开展驱虫灭鼠工作,虫鼠是疾病传播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育肥猪健康生长,养殖场要定期消灭虫鼠,降低猪群患病概率[2]。
饲料配置是育肥猪养殖技术的关键要点,想要提升育肥猪品质,保证其生长速度,养殖场要对饲料进行科学配置和管理。首先,在采购饲料中要进行市场调查,选择饲料品质优、市场信誉好的厂商开展长期合作,保证饲料品质和及时供应;其次,对饲料进行科学管理,严禁在饲喂中使用霉变以及劣质饲料,提升育肥猪患病率,进而影响生猪健康和养殖效益;最后,重点加强仔猪饲料管理,针对断奶不超过一周的仔猪,要喂食过渡性饲料,适当添加甜味剂和调味剂,起到诱食作用,刺激仔猪消化道,针对断奶超过一周的仔猪,养殖人员要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应激药物,在饮水中添加阿莫西林粉,并且使用左旋咪唑驱除仔猪体内寄生虫。
育肥猪规模化养殖由于生猪数量较多,圈舍中容易滋生各种病原体,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控制,会增加生猪患病几率,对养殖效益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养殖场要积极开展消毒免疫工作,通过消毒杀灭存在的病原体和病毒,提升育肥猪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首先,养殖场要结合自身生产情况,配置消毒池、消毒剂等消毒设施,定期组织养殖人员对养殖场进行全面而严格的消毒,重点对食槽、水槽、圈舍进行消毒,所有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要进行消毒,与养殖无关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防止其携带流行病毒;其次,养殖场要灵活使用多种消毒剂,提升消毒效果,当前较为常用的消毒剂为烧碱和石灰,两者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最后,免疫接种是提升育肥猪抗病能力的重要手段,养殖场需要给予免疫接种以高度重视,选择市面上效果显著的疫苗,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通过正确的流程和措施,分批次对猪群进行接种[3]。
在育肥猪饲养中,常见传染病是危害育肥猪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其在养殖场爆发,容易导致育肥猪大量死亡,进而危害养殖效益,因此,养殖场需要给予疾病防治以高度重视。首先,要聘请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饲养人员,对仔猪进行科学饲养,提升仔猪成活率;其次,对猪群进行动态观察,如果发现疑似病猪,要立即进行隔离饲养,通过实验室诊断,明确疾病类型,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治疗无果要对病猪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流入市场;最后,养殖场要针对常见猪病,例如大肠杆菌、呼吸道疾病、猪瘟以及胸膜肺炎等,制定科学的防治计划和应对措施。
总而言之,在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发展下,想要保证育肥猪的品质和生长速度,养殖场需要把握好养殖技术要点,为育肥猪创设优质的生长环境,有效抵御病害侵袭,实现既定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