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经济动物硒缺乏症的应对措施

2019-02-12 13:40:15吕东生吕腾飞牛书玉
兽医导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水貂缺乏症酸钠

吕东生 吕腾飞 牛书玉

(1.威海市文登区葛家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威海 264400;2.威海市文登区泽头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威海 264400;3.威海市文登区葛家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威海 264400)

0 引言

硒缺乏症是由于饲喂缺硒的配合饲料或土壤含硒量少的地区所产生的疾病,又叫“白肌病”,是一种幼兽多发的地方性、营养性、代谢性疾病。常呈地域性流行,临床上以骨骼肌、心肌组织发生变性坏死、运动障碍和急性心脏机能紊乱为特征。本病在这些地区发生较为频繁,其他不缺硒的地区虽然不会频繁发病,也应该引起重视,及时预防。

1 病因

1.1 缺硒为主要原因

我国有些地区土壤里缺硒,所以当地的饮水和饲料(谷物)中都缺硒,特别是高寒山区更为严重。土壤中和机体内的晒状态与某些拮抗元素有关。硫在植物和动物体内与硒争夺吸收位置,因而会影响到植物和动物对硒的吸收。过度施用过磷酸盐肥料,能使土壤中硒严重缺乏。锌、银、镉、铜、铝、锡、汞、铅、砷、铁都是硒的元素,日粮中添加过量也可诱发本病。大部分硒存在于蛋白质中,低蛋白食物含硒很少。

1.2 维生素E缺乏

维生素E是硒的协作剂,两者可相互促进吸收。动物长期饲喂劣质的牧草、干稻草和块根类,常常会发生维生素E缺乏,因而间接影响动物对硒的摄入。

1.3 饲喂含过量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

特种经济动物采食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饲料(肉、鱼、乳等)和各种油脂饲料(鱼油、猪油、黄豆油、玉米油等),尤其是贮藏过久、库温过高者,均会使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酸败脂肪。过量不饱和脂肪酸消耗大量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和硒,而且脂溶性维生素E受到氧化脂肪的破坏,从而引起相对性的硒或维生素E缺乏症的发生。

1.4 应激反应

此因素常常是导致硒缺乏症急性发作的诱因。动动物棚舍潮湿暴风雨侵袭、暴雨淋漓、惊吓、预防注射、捕捉以及剧烈运动和疫苗反应,均可能诱发本病。

2 主要症状

(1)急性型

病例多为格。病整发病急,病程短,常不见任何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为慢性型,表现食欲减少或消失,结膜苍白,鼻镜干燥。心跳加快,节律不齐,呼吸困难,肺泡音强盛。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轻者喜卧,不愿活动,走行四肢强拘,后肢不灵活,步样踉跄。重者四肢无力,甚至不能站立,独卧一隅,驱赶时左右摇晃,四肢肌肉颜抖,常是一后肢或两后肢拖曳前进,并发出嚎叫声。特别严重者,后躯麻痹,呈犬坐姿势,追逐时四肢匍匐爬行,体温不高或稍低。当年幼貉发病较多,除上述症状外,排灰白色或黄白色稀便,有的混有乳白色脓汁。濒死期期倒地抽搐,四肢前后划动,呼吸迫促,有的呈角弓反张而死。

(2)慢性型

病兽精神沉郁,很少活动,拒食,体重减轻,被毛蓬乱无光。有的可视黏膜黄染。一般体温正常,个别稍增高。最后出现腹泻,粪粪便呈黑褐色,并混有血液。步态强拘,个别病例后肢麻痹或痉挛发作,出现不自然的尖叫。在轻度缺乏硒和维生素E情况下的水貂,易发生亚临床的硒一维生素E缺乏症,除步态轻度强拘外,其他表现正常,如不注意观察,易被忽视,但在化验检查时,血浆谷丙转氨酶活力显著增高。母貂不孕、流产、烂胎、死胎、干乳;种公貂睾丸发育不良,致使不能参加配种。本病随时均可发生,在8~10月较为严重。毛丝鼠患本病的主要症状为黄耳,开始从耳基部发黄,严重时鼠蹊、会阴和腹部皮肤也变黄色,母鼠表现生殖系统障碍,胚胎吸收,产死胎和木乃伊化。产下的多为弱仔,在数天后死亡。分娩日时间延长并发生衰竭和出血。母鼠泌乳量减少,拒食,通常产后3~4d死亡。

3 诊断要点

3.1 典型病状

运动障碍,腹泻,心脏衰弱,呼吸困难,水貂鼠蹊部有脂肪硬块,结合骨骼肌、心肌实质性病变,肝脏营养不良(水貂还有肾脏营养不良)等可作为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特征。

3.2 实验室检验

亚临床期或非典型轻症病例的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验。

血浆GSH-PX活性降低,血浆谷草(丙)转氨酶活性升高,动物血硒含量降低以及饲料含硒量降低等。

4 防治措施

4.1 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为改善饲养管理,补充硒和维生素E,同时要结合全身疗法强心、补液、加强护理。防止继续感染。同时,停喂酸败变质的动物性饲料,在水貂日粮中增加新鲜的肉、鱼、牛肝和含维生素E较多的饲料,如酵母、小麦胚芽、豆油、玉米油和棉籽油等,并增喂青绿饲料。断乳幼貉每只每天肌内注射0.1%亚硒酸钠水溶液0.5ml,或口服亚硒酸钠1片(每片剂量为1mg),每周一次,成貉给药量是幼貉的2~3倍,并同时口服维生素E3~5mg。病绍用无水亚硒酸钠0.13mg/kg配成0.1%水溶液肌内注射。将一维生素E加入饲料中喂饲也可收到满意的效果,可按每只貂0.2mg计算,配制0.1%水溶液混匀于饲料内,同时给维生素E0.25mg效果更好。

4.2 预防措施

为预防本病发生,可注射0.1%亚硒酸钠。对于妊娠母貉,产前和产后分别肌内注射1ml。仔貉的硒摄取靠母乳供给,故而不用单独补给。育成期应定期补给3次,每次1mg。在水貂易发病的8~10月份,每7d补硒一次,剂量同治疗量。亚硒酸钠亦可经口投给,补硒的同时还应补给维生素E,二者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中有协同、互补和相互依赖作用,比单独使用维生素E效果好。

猜你喜欢
水貂缺乏症酸钠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6
浅谈17-羟化酶缺乏症及MDT治疗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业科学(2018年5期)2018-07-17 05:56:18
水貂病毒性肠炎研究进展
特产研究(2016年3期)2016-04-12 07:16:30
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冬毛生长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影响的研究
特产研究(2016年3期)2016-04-12 07:16:12
全球水貂产量下降
丙戊酸钠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增效作用研究
水貂的给药方法
气浮法脱除模拟锌浸出液中的油酸钠
金属矿山(2013年6期)2013-03-11 1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