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培涛 姜 峰
(牟平区水道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烟台 264109)
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充分带动了鸡病防治水平提升,但是鸡病防治要用到各种类型定的药物,不同类型的药物存在着不同的药理作用,同时也具备相对复杂的药品种类和药理作用。此外,鸡病复发病情、症状、病理变化等,均能够促使疾病治疗具体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这种现象出现,不但会导致药物资源浪费,还有可能会导致鸡群中毒,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土霉素是一种光谱抗生素,主要应用于霍乱、鸡白痢病和霉形体病当中。一般而言,如果在整个鸡群当中使用,则需要将4~0.8‰的土霉素参入到饲料当中去,投喂不到5d。但是一些养殖户对于土霉素的使用安全存在错误认识,导致土霉素过量使用,或者没有按照一定剂量为鸡群使用,最终促使鸡出现慢性中毒,或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1]。
高锰酸钾一般会被应用在鸡病的防治当中,能够帮助鸡清洁肠胃,因此多数鸡禽养殖户会长期给鸡使用0.1%的高锰酸钾水,并且在常规药物防治的基础上,还为鸡长期使用高高锰酸钾水。有些养殖者甚至在对疫苗进行应用之前,使用高锰酸钾滴鼻滴眼,为了提升鸡病预防效果。但是,高锰酸钾本身存在较强的氧化性,浓度相对较低的高锰酸钾虽然存在一定的收敛效果,能够促使部分病毒被清除,但是对该药物进行长期使用,则会导致鸡胃肠道黏膜和胃角质层受到刺激和腐蚀作用,导致胃粘膜的表面出现一定的生理变化,对酶活性以及腺体分泌均受到抑制作用,导致鸡的免疫功能得到显著下降。通常情况下,需要防止高锰酸钾水长期使用,特别是滴鼻滴眼[2]。
鸡类家禽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要高度重视对鸡病进行治疗和控制,借助防重于治和预防为主的标准,进一步加强对鸡类家禽生长环境的管理,对鸡舍进行适当的通风和换气,对鸡舍进行定期打扫和消毒,降低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空间内的生长密度,有效降低疾病发生概率。此外对鸡的生长环境进行净化,从而确保鸡类家禽能够在相对舒适和整洁的环境下生长。
鸡病治疗与防治过程中,需要高度谨记“早、准、快、足”四字方针。“早”就是养殖户对鸡舍进行严密观察,早发现,早治疗,防治鸡病蔓延,带来更大损失。“准”,能够相对准确的找出鸡类家禽生命的主要原因,对其进行正确的判断,能够针对性的采用治疗措施对鸡病进行治疗,对疾病进行及时掌控,并且有效治疗。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鸡病在激发性病症和并发性病症中,主要使用的是药物治方式,对病情的进一步蔓延进行控制。“快”就是能够今早做出诊断,及时用药,防止拖延[3]。“足”用药要足,结合相关标准进行用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
对于鸡类家禽而言,使用注射、饮水、气雾、拌料等多种形式,结合鸡的实际病情对药物进行选择,同时还需结合疾病使用方式,对具体操作方式进行选择。确定药物的使用方式后,再结合药物使用说明对计量进行确定,不能随意增减药物。最后对用药疗程进行确定,不能因为短期内用药没有起到效果就停止用药,同样不能因为药物起到效果而随意减少药物使用量。
综上所述,家禽养殖过程中,疾病预防和治疗是重中之重,多数养殖户对这一工作了解不够深入,经常会出现用药错误现象,从而导致疾病防治效果不好,甚至会导致鸡大批量死亡,最终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对药物进行合理应用十分重要。养殖户要充分认识到不合理用药的危害,然后对如何合理用药进行充分学习,掌握这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确保疾病防治用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