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权 王炳召 张康宗
(1.四川省平昌县岩口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平昌 636400;2.平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平昌 636400;3.平昌县饲草饲料站,四川平昌 636400)
平昌县幅员2229km2,总人口106万人,2017年底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206户、1000头以上的35户,温氏集团对接年出栏生猪500~1000头的450户。自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社区发生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加强猪场等关键环节的防疫管理工作十分紧迫。
一是属地管理制,各级政府对防疫工作负总责。实行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干部驻村包场、乡村干部驻社包户,并签定行政、技术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制度到场。二是岗位职责制,县农业局实行“党组成员挂包乡镇、县疫控中心人员定点监测规模场、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联村驻场、动监所、饲草站监督巡查到场”的“一对一”监督包干责任制,确保全县防疫监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三是责任追究制,按县非洲猪瘟防控指挥部制定的“四制一书”(即防疫挂包责任制、防疫督查制、防疫绩效考核制、重大疫情责任追究制和防疫工作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规定,严格问责。
一是严把猪场审核关。生猪养殖场建设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登记备案,防疫条件不完善的不予登记并限期督办整改完善相关防疫设施。经督办不达标的养殖场一律强制关闭。
二是严把生猪进出关。严格生猪移动控制,坚持规模场“自繁自养、全进全出”饲养管理模式。禁止从疫区和高风险区引购生猪及其产品,禁止跨省调运,确需引购的,严格要求业主执行“引购前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引购中官方兽医全程跟踪,引入后落地管理隔离观察30天以上、确保无疫病后方可进场饲养”的引购三原则;生猪调运出场时业主要严格申报检疫,官方兽医严格产地检疫,确保生猪的进出检疫率达100%。
三是严把强制免疫关。场内兽医人员按本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确保猪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密度、免疫标识佩戴率、免疫档案建档率均达100%,动物群体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
四是严把圈舍消毒关。对规模猪场实行封闭运行管理,实行定期清洗消毒制度、外来人员及车辆消毒制度及饲养管理人员进出场消毒等相关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非洲猪瘟防控技术要求,消毒药种类:为0.8%的氢氧化钠、含2.3%有效氯的次氯酸溶液(如二氯异氰尿酸钠、月苄三甲氯铵液等)、3%苯酚、0.3%的福尔马林、戊二醛等用于建筑物、圈舍环境、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人员消毒用酒精和聚维酮碘。消毒方法:包括对金属设施设备采用火焰、熏蒸和冲洗等方式,对圈舍、车辆、储藏等场所采用清洗、喷洒等方式;对养殖场的粪便、饲料、垫草等污物做化学处理后采用焚烧、深埋或堆积发酵方式;对其他办公及生活区采取喷洒等方式,对消毒产生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管理人员采取淋浴消毒,对衣帽鞋采取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消毒频次:根据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要求决定,一般预防每3d/次;对疫点每天消毒3~5次,连续7d,之后每天消毒1次,持续15d;疫区临时消毒站做好车辆人员消毒工作。
五是严把饲料投入关。禁止泔水和食物残羹喂猪,禁止使用含有猪血为原料的血液制品配置饲料喂猪、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县动监所、饲草站及乡镇农业中心技术人员跟踪监督养猪场饲料投入的情况。严厉打击偷售、偷排、偷运、偷用泔水喂猪的“四偷行为”。
六是严把疫病报告和净化关。任何个人、任何单位发现可疑病死猪,应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站报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同时按照“早、快、严、小”原则果断处置,不留后患。对病死动物严格按照 “四不一处理”的规定(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包括焚烧、深埋、化制等方法。全县主要采用焚烧深埋法:要求严格选址,远离学校、公共场所、村庄、养殖场、屠宰场、饮用水源、河流等地区,距离疫点较近,地势高燥、低下水位低;要求动物尸体用化尸袋密闭运输并严格消毒,动物尸体深埋上层距地表不少于1.5m,覆盖土不低于1~1.2m,且高于地表面20~30cm;焚烧深埋后,立即用氯制剂或生石灰对深埋场所彻底消毒。
一是强化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监测。疫控中心组织全县技术力量定期对养殖场和散养户抽检抗体水平,确保免疫效果。二是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法制观念和养殖积极性,使养殖业主知法、懂法、守法。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对规模场建立专家指导站,定期对全县养殖业主、防疫员、乡村兽医开展技术培训,为我县养殖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四是强化春秋集中防疫,净化规模场周边环境。一方面做好散养畜禽的季节性集中免疫和月月补免工作,另一方面做好规模场的科学防疫,二者互相促进,进而创造一个清净无疫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