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恒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河南驻马店 463600)
在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对生猪养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传统的养殖模式也慢慢地被现代化养殖模式所取代。当下的规模化生猪养殖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现代化、科学化的养殖模式,因此本文主要是站在现代病猪防控体系的基础上,对提高生猪养殖常见疫病防控效率、降低生猪养殖常见疫病防控风险进行了研究,概括研究了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体系的改进。
我国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的防控工作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初见成效,但是生猪疫病的种类和发病原因也在随着生猪养殖场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近几年的病猪数量及其发病原因也是在不断增加的。病猪数量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病猪的成活率,养殖场因为生猪患病失去了很多生猪。因此在当下规模化生猪养殖工作中,提高生猪的免疫力,降低疫病对生猪的影响便成了当下养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当然,在日常的养殖工作中很多养殖者发现,病猪的种类以及发病的原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随着生猪实际情况以及养殖场养殖的环境,疫病的种类和发病的原因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原先非典型的疫病在当下的养殖工作中便成为了典型,这也是当下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病猪的现状之一。另外,当下的规模化养殖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由于细菌或者寄生虫导致的疾病,这主要是因为规模化养殖中生猪的数量要比传统养殖场的数量要多很多,如果在养殖中不注重生猪日常成长环境,那么很容易出现一只猪生病传染一群猪的问题。当下不论是新型细菌和疫病还是养殖过程中的疏忽大意都很容易直接造成养殖场的损失,因此当下养殖过程中要通过建立完善的防控体系排除其对生猪的影响,促进养猪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从当下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常见疫病现状来分析,具体的防控措施需要从三大方面进行思考,即切断传染源、阻隔传播途径和增强免疫。以下是本人针对这三大方面进行的详细研究和分析。
完善的生猪疫病防控体系是保证疫病得到控制的基础,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针对当下生猪患病几率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根据不同的疫病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通过针对性的防控工作减少生猪患病的几率[2]。根据相关资料的介绍,不论是人类还是苍蝇等昆虫,自身都携带大量会导致生猪患病的CPV,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其他生物的管理与防控,工作人员在进入到养殖场内时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养殖场内部要按时进行相关的灭虫工作,防止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影响生猪的健康。除此之外,不同省份的养殖场、不同情况的养殖场其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都是有区别的,因此我国的各个规模化养殖场要在当下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调整,保证养殖场内部的养殖环境是最适合当地生猪成长的。
严格遵守生物安全体系是保证生猪养殖场能够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其整体防疫能力,为生猪创造良好健康环境的前提。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合理应用将现代化的生物安全体系,通过消毒来降低生猪患病的风险。在日常养殖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生猪出现了患病的情况,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针对其附近其他健康生猪进行相应的消毒杀菌处理,防止因为部分病猪影响其他生猪的安全。从当下的生猪养殖工作中可以发现,部分养殖场产生大型生猪疫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当部分生猪出现患病情况时,养殖场工作人员没有针对其采取恰当的措施,导致病菌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的繁殖和传播,最终从小损失变成了大损失,这也是在以后的养殖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
在以后的日常养殖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其生猪的饲养工作。因为当下部分疫病的产生就是因为日常养殖工作不到位,如生猪圈舍未及时清洁、夏季为按照生猪自身需求进行降温、冬季保温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的[3]。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首先要保证种猪的健康成长,其次要高度重视生猪的日常管理与饲养,保证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阶段的生猪饲喂不同种类的饲料,以此保证生猪的整个生长环境都能汲取充足的养分,防止因为其营养不良导致其患病风险的增加。
综上所述,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由于生猪数量多,所以患病概率会更高,因此要严格从三大方面入手,坚决消灭污染源,切断污染条件,通过现代化的免疫系统降低生猪的患病风险,以此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