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广
(合浦县廉州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北海 536100)
在对生猪养殖的过程中,生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一般在春冬季节发作,生猪在发病时体重会减轻,逐渐的消瘦,严重的还会造成生猪死亡。而且很多生猪腹泻病具有着强烈的传染性,对养殖户的危害极大。因此,需要对生猪腹泻病的具体病因进行明晰,有效预防、及早发现、尽快治疗。
诱发生猪发生腹泻病的病因有很多,例如生猪在成长的过程中感染病毒、寄生虫、细菌等,另外还跟养猪的环境、气候以及饲养员的管理有关,本文主要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生猪腹泻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生猪出现腹泻集中的时间为春冬两季,由于两个季节温度不高,很多养殖场未进行及时的保暖,使得猪舍温度不适合生猪的生长。所以在这两个季节,日夜温差较大,使得生猪无法有效应对天气变化,进而出现腹泻[1]。因此,在冬季的时候饲养员要对其进行保暖工作,提高猪舍的环境质量,提高生猪的免疫力,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生存环境的脏乱差也是导致生猪诱发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养殖场的环境十分脏乱,再加上猪的生活习性也使得养殖场的排泄污染严重,这会大量滋生病原体,直接导致猪群受到感染,进一步引发腹泻病。其次,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生猪为了更好的适应养殖环境,其机体也会发生一些适应性的变化,如果此时生存环境不太良好,则会导致生猪发生腹泻病,影响生猪的身体健康。
在对生猪进行养殖的时候,饲料是很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保证生猪健康生长的重要内容。就跟人一样,食用了不卫生、变质的食物就会发生腹泻,生猪同样也是这个道理。首先,饲养员在投放饲料的过程中,由于对于营养的搭配不科学,导致生猪在生长的过程中长期缺乏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等营养,从而发生生猪腹泻病;其次,由于饲料的储存环境的影响,饲料也有可能出现变质的情况,变质的饲料极有可能导致生猪诱发腹泻病,严重的还会危害到生猪的生命健康。
除了环境因素、饲料因素外,诱发生猪发生腹泻病的因素就是日常管理。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日常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其对猪舍的环境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猪舍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猪舍的日常清洁、消毒以及对环境的管理,例如保持猪舍内要有良好的透风和日照,对猪舍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管理,从而确保生猪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2]。养殖人员还要对生猪进行定期的身体清洁和消毒工作,倘若日常管理工作疏忽,就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生猪腹泻疾病的发作,并且加快腹泻疾病的传播速度。
引发生猪腹泻病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这种影响的因素与以上的几种因素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一般来说,如果生存环境的恶劣,日常管理的疏忽以及饲料的投放不当都是诱发病菌以及寄生虫的主要原因,其相互之间都是共同出现和发生的。常见的诱发生猪腹泻病的病菌和寄生虫的有猪传染性肠胃病、猪伪狂犬病、猪痢、猪流行性腹泻、猪伤寒病等。
预防生猪疫病,最重要的是加强日常的养殖管理。首先,要加强对猪舍的保洁管理,预防细菌的滋生,以此来降低生猪腹泻病的诱发率。对猪舍要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打扫,确保排泄物能够及时的被清理,注意时刻保持猪的干燥通风。对于生猪吃剩下的事物要进行及时的清理,避免与新饲料混合,防止病菌的滋生。其次,还要定期的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处理,包括养殖器具、下水道以及猪舍内外,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消毒剂的使用量,不能使用过多造成猪舍有过多的消毒剂残留,也不能使用量过少,起不到消毒的作用。一般来说,每隔5天要进行一次消毒工作,在清洗消毒过后要保持猪舍的干燥,避免因为环境的潮湿而诱发病菌的滋生。除了对猪舍的环境进行消毒外,还要对生猪体内外进行消毒处理,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季节、疫病特点等来确定消毒次数,一般2~3个月进行一次即可,在疫病的多发期可以增加消毒的次数。要保持猪舍内环境通风,提高猪舍的环境质量,减少病菌的产生。另外,还要对猪舍的温度进行管理,完善生猪保暖工作。由于春季和冬季的气温比较低,早晚温差比较大,所以可以利用红外线、加热盘等工具进行升温,使猪舍的温度适合生猪的生长。在这两个季节还要对生猪的饮用水进行控制,最好先经过加热再直接饮用,避免饮用凉水而导致肠胃受凉,从而诱发腹泻病。
饲料是影响生猪健康生长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对其的管理。首先,饲料要存在通风、干燥、干净卫生的环境内,温度要控制的科学合理,防止饲料发生变质的现象。其次,饲养员要根据每个阶段生猪所需的营养状况合理搭配生猪的食物,定期为生猪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避免营养过剩或者缺失,实现科学喂养的目标。在购买饲料的时候要选择大厂家大品牌的产品,选择新鲜生产日期的饲料,避免因为饲料的品质而诱发腹泻病,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
做好接种防疫育苗工作是防治生猪腹泻病的主要手段,其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以及抗菌能力,从而防止腹泻病的发生。一般在母猪妊娠期的时候就要接种腹泻免疫育苗,并贯穿猪仔出生以及整个生长过程。接种的疫苗要适合当地腹泻病的病情,科学定制免疫疫苗的接种程序,并且还要保证的疫苗品种的品质,其使用剂量要有专业人员进行执行。
发生病症后,首先在临床上要冷静,设法找出主因和诱因,从而得出解决方案。如果是由于环境卫生、细菌以及寄生虫而引起的低传染性、慢性腹泻病,可以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在发生腹泻病时要停止饲料的喂养,并给与药物治疗,口服大黄素大片,一般3~5d就可以缓解,在10d左右即可痊愈。对于病毒性腹泻,应做好菌种调查,根据症状作出分析,对症用药。通常情况下,白痢诱发腹泻,易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黄痢诱发腹泻,可用庆大霉素、氯霉素,配合强心补液;红痢诱发腹泻,重点应放在早做预防[3]。
综上所述,诱发生猪腹泻病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环境因素、饲料因素以及日常管理因素等,因此,为了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对生猪养殖的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在饲养过程中保证生物安全措施的有效性,预提高生猪的免疫力,从而避免生猪腹泻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