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灵华
(扶绥县龙头乡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扶绥 532101)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鸡鸭鱼肉等成为人们的日常伙食,其食品安全问题自然也被人们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因此,现如今,不光是畜禽防疫部门加大对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广大人民群众也更为关心此问题。乡镇畜牧兽医站在传递国家畜禽的各类防治政策中扮演着至为关键的角色,它直接联系着养殖户,可以为养殖户的畜禽提供快捷有效的诊治,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有关工作者更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改进各项工作,争取为各家养殖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养殖户们的收入也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与此同时,畜禽疾病的受关注程度也日益提高。在我国,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场所之一为乡镇,且养殖场以个体单位居多,纵观当前养殖业现状,规模小且养殖数量少是最为明显的特点。除此之外,绝大多数的养殖户都不是很了解养殖专业知识,因此,当面临畜禽疾病时,他们并不能有效地进行治疗与防治,及时准确地分析出治疗方法,从而致使其经济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失,养殖积极性也被大大的地击了。所以,建立和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站至为重要,一方面,它可以较为广泛地传递国家有关畜禽方面的政策给养殖户们,为众多养殖户的畜禽提供快速有效的诊治服务;另一方面,它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畜禽疾病的蔓延,减少畜禽的死亡数量,在较大程度上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它还可以通过帮助养殖户来提高其养殖积极性,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收益。
(1)病因
主要因突然受寒而引起。如畜舍条件差受贼风侵袭。
(2)病状
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怕光流泪,眼结膜充血潮红,初流清鼻液,后变为粘性,打喷涕;皮温不均,耳尖鼻端及四肢下端发凉;体温升高达40℃以上;心跳、呼吸加快;多数发生便秘。严重的出现寒颤,行动不稳。
(3)治疗
以解热镇痛为主,加强饲养管理。病初或病情较轻者,可选用30%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水杨酸钠、安痛定等注射液按说明用量,肌肉注射,每日一次。病情较为严重时,为防继发感染,应用上述药物配合抗菌素肌肉注射。必要时配合输液和对症治疗。
猪使秘是由于肠管的运动机能减弱,导致大量肠内容物停滞在大肠引起水分高度吸收所致。
(1)病因
长期喂给粗糙劣质不洁饲料,缺乏青绿饲料,同时饮水不足是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也常继发于肠道寄生虫病和某些细菌、病毒性传染病。
(2)病状
病初食欲减退,饮水增加,排类减少,病畜常作排粪动作,但粪便很少或无类排出,排出的类便干硬呈球状,表面常有灰色的粘液。当直肠粘膜受损时,球表现常混有鲜红的血液,严重排粪困难时可造成病猪肛门脱出(即脱肛)。
(3)治疗
立即停止喂粗料和精料,喂给易消化的多质饲料病状较轻,尚有食欲时,可内服泻剂(如硫酸钠、清热通便舒、通便散、植物油等)。病状严重时,可用解热镇痛药安乃近配合肠动力药(如胃肠力通)肌肉注射,也可用复方庆大霉素肌肉注射。
腹泻是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样为特征症状的疾病。
(1)病因
是胃肠粘膜重剧性炎症,所以造成胃肠粘膜重剧性炎症的原因是很多的,有原发性的和继发性的。原发性因素是:饲料霉烂变质,饮水不洁,化学药物及有毒性植物中毒等。继发性因素主要是某些传染病(如猪瘟、仔猪付伤寒、大肠杆菌病等)和寄生虫病(猪蝈虫病)。
(2)病状
患畜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大减或废绝,结膜初潮红后黄染,口腔干热具恶臭,腹泻、粪便稀薄如水,严重时混有血液、粘液,组织碎片及未消化的饲料,腹泻时期肠音增强,可听到流水音,病至后期肛门失禁,病猪不断作排类动物,但无类排出。全身症状表现为机体脱水、消疲、皮肤弹性降低,眼球下陷,皮温不整,耳尖四肢发凉,缩腹,鼻盘出汗;后期病猪高度虚弱,步态不稳,有不同程度腹痛症状及全身肌肉抽,呼吸无力,有时见呕吐,体温升高。
(3)治疗
以杀菌消炎,清理胃肠,解除中毒为主,辅以对症治疗。杀菌消炎:病猪有饮欲时,可选用磺胺脒,痢特灵,氯莓素饮水,一日两次。清理胃扬:当排类迟缓,粪便具恶臭时,要用植物油或人工盐导泻,对腹泻不止的,可用止泻药控制继发感染:用抗菌素肌肉注射。对症治疗:机体严重脱水时,应及时补液(可选用生理盐水或等渗葡萄糖液),为防止酸碱中毒,可在输液时同时加入5%碳酸氢钠200~400ml。
胎衣不下是指分婉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衣完全排出,牛胎衣正常排出时间为产后5h。
(1)病因:
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妊娠期饲料营养不全、胎儿过大导致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母畜在妊娠时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导致线毛膜与子宫粘膜粘连;产仔时,胎衣被收缩的子宫角及子宫颈所挤住。
(2)病状
胎衣不下分全部不下和部分不下两种。全部不下就是整个胎膜都存留在子宫内,部分胎衣不下只是一部分绒毛膜不脱落。全部胎衣不下时,悬垂于阴门外的胎膜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稍突起的暗红色的胎儿胎盘,随胎衣腐败分解(1~2d)发出特殊的腐败臭味,并有红褐色的恶臭粘液和胎衣碎块从子宫排出。部分胎衣不下时,只是一部分胎儿胎盘粘附在母体胎盘上或停滞在子宫内,而不被发现,当腐败产物被吸收后,可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停食,泌乳量减少,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败血症而死亡。
(3)治疗
按病情使用药物及手术剥离:
①药物疗法:注射子宫收缩药-垂体后叶素或催产素,剂量为8~10ml;或静脉注射10%氯化钠溶液300~500ml,或者用3000~5000ml子宫灌注。
②手术剥离:术前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将阴门,阴道冲洗干净,将指甲剪短磨光,手臂消毒,涂上植物油,顺阴道伸入子宫与胎膜之间,由外向里顺序轻轻剥离,不要把胎衣扯碎。为便于剥离,可注入10%氯化液1000~2000ml。最后送入缓释消炎抗菌药(如金霉素、四环素、青霉素)。
(4)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增加妊畜运动,注意饲料营养全面,做好布氏杄菌病等影响母牛妊娠疾病的防治工作。产后喂给羊水或益母草红糖水(益母草250g,加水2500ml,煎汁后加入红糖1000g),可以促进胎衣脱落和促进子宫早日复原。
口炎是口腔粘膜的表层炎症,偶尔也有发生水疱性或溃疡性口炎。
(1)病因
多由于饲料中混有木片,或尖锐金属等杂物造成;或服用高浓度的刺激性药物,如冰醋酸,酒石酸锑钾等;吃了有毒植物误饮氨水,维生素缺乏等,都可以引起本病。此外可继续某些传染病例(如口蹄疫病等)
(2)症状
不愿采食坚硬的饲料,咀嚼缓慢,严重时完全不能采食,流涎。开口检查,疼痛反应感,粘膜潮红、肿胀,口温增高、有厚腻舌苔、气味恶臭,有的口粘膜上有水疱或水疱破溃后形成的溃疡。
(3)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精心喂养,饮水要卫生,不喂带芒的草料和严防损伤口舌的刺激性异物进入口腔。本病采取如下治疗:
①洗涤口腔:用1%食盐水一日数次洗口。口腔恶臭,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唾液分泌旺盛,用收敛剂,如1%明矾溶液洗口。
②口腔粘膜溃烂或溃疡结痂用消毒钳将结痂揭落,然后用棉花蘸紫药水涂擦。早晚各一次,同时结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根据患羊体重治疗,连续2~3日就可治疗。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的主要区域为乡镇,而养殖业又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加快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必须要强化对养殖户的培训,增强其疫病防范与防治意识,着力提高兽医站兽医的诊治水平,建立健全畜禽疾病的防治机制,将提高动物食品的安全性能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在确保食品安全同时,尽可能地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