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军
(临汾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支队,山西临汾 041000)
随着人们对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要求不断提升执法过程的专业化水平。但目前,我国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机构不完善,不同部门的执法都需要本部门独立完成,但是由于各个部门的人力有限,再加之工作量较大,因此很难保障执法的效果。除此之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法律常识不健全,这也会严重影响执法的效果,导致执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并且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由于其财政预算比较紧张,因此,没能给予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单独的经费预算,进而使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出现了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不足会给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带来直接影响,例如,执法工具陈旧以及执法手段落后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执法的效果。对于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而言,要想保障执法的准确性和执法的效果,需要具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这些都需要经费的支持才能实现。目前,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具体的罚款,但这种经费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并且部分执法人员会为了个人私利而违规执法,进而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且在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过程中,会出现不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事物便无人问津的现象,这不仅会严重影响畜牧兽医综合执法部门以及执法人员的形象,而且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执行力度不强是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过程中十分普遍的现象之一,由于缺乏可执行的强制手段,导致执法人员无法顺利开展执法工作。尤其针对跨区域执法,由于取证的难度较大,因此导致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往往只能实现本地区执法。除此之外,执行力度不强还表现在对执行处罚的强制性不足。如果受处罚人员不能自动履行处罚结果,则畜牧兽医部门难以自行强制执行,往往只能不了了之或者委托法院刑事权力。这种情况不仅会严重影响执法效果,而且会严重影响执法效率。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是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基础,也是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有力保障。要在组织机构中明确职责,将具体的职责落实到个人。与此同时,要做好各部门的职责分配与权力分配,使社会各界清晰的认识到个部门的结构组织形式,为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奠定基础。除此之外,作为执法人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是影响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执法人员应加强学习和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这既有利于提升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效果,也有助于提升政府机关的权威形象。为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对执法证申领的审查,针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发放执法证。其次,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不仅要帮助执法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帮助执法人员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更加认真负责的对待本职工作,始终秉持依法办事的理念开展执法工作。同时,还要帮助执法人员熟悉执法程序,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执法规范进行执法。总之,只有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并且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才能为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依法治国视角下,需要保障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此更好的落实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提升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效果,提升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加大经费投入。首先,在制定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计划过程中,应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要保障畜牧兽医综合执法的规范性,应将执法与经济与执法活动区分开来,其实做到规范执法和公正执法。
目前,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对象普遍存在着法律知识欠缺以及法律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要想保障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执法工作人员应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宣传,向执法对象宣传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执法对象的法律意识,使其认识到追求经济利益需要建立在保障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进而会使执法对象更加注重畜牧产品质量,进而也会给予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更多的配合和理解。
综上所述,依法治国视角下,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应不断提升规范性和全面性,这就要求执法部门以及执法人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但改善传统畜牧兽医综合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效果。这样才能保障畜产品的质量,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首先要注重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及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要加大经费投入,保障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