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磊
一个故事。
抗战爆发,为躲避战乱大批国人南下逃亡。学者陈寅恪随校南迁,到西南联大任教。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他担任漢学教授。陈遂携妇将雏遁入香港,拟由香港转道英国任教。又因二战爆发,陈氏暂避香港,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兼客座教授。
当时陈家人口众多,夫人唐筼因为长途跋涉而病倒(她有心脏病)在床,全家人困顿不堪。在香港,他们住了4年,搬了6次家。
1939年10月,为缓解生活困难陈寅恪独自返回国内,在西南联大教书。所拿薪水,悉数补贴家用。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教书期间,夫人唐筼负责照顾孩子、打理家务。唐本是才女,个性飞扬,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书期间,曾是许广平女士的老师。
唐筼嫁给陈寅恪之后性情大变,一心沉浸在家庭生活之中。据说,当年清华大学有女生以女.陛如何为社会做贡献为题,采访她们的师母唐筼,希望她能为女性说几句公道话。唐筼说:“女人为家庭做贡献也很重要……”想来也是肺腑之言,但新女性们颇不以为然。
在香港,为了给丈夫补充营养,唐筼从外面买来一只山羊。她像侍候家人一样侍候这只羊,因此每天可以得到一碗奶。陈寅恪因此可以经常喝到鲜奶。
这里需要补充一句:唐筼买来的,是一只跛腿山羊。
唐筼买了只跛腿的山羊,是有算计在内的。当时她心脏不好,家庭收入也不稳定。这只山羊虽然瘸腿,挤出来的奶和别的羊却没有什么两样。羊可以不走路,但只要吃草就可产奶。对于买跛脚羊的唐筼一家来讲,其实是赚了便宜。
在艰苦的环境里,人的各种潜力都会被激发出来。比如说,谋生的能力以及抠门的本事。环境使然,生存所迫,没有办法。才女唐筼变成了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当属此例。
有人因此大发感慨:感情,可以让一个学者型的女人变得多么精明强干啊!
读到这里,我分明感觉心里一暖。
万物有灵。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那只身上散发着奶香味道的跛脚山羊,令人颇有几分动容。
我感激那只羊。
我有同窗,父母婚后经常吵嘴并动手。同窗三个月的时候,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为了把孩子养大,父亲从集市上买来一只山羊,每天用挤出来的羊奶喂他。和他一起争着吃羊奶的,还有一群小羊羔。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长大成人。
这位同窗长大以后,性情温润、聪慧过人。
他自学了会计专业,曾在数个大型民营企业任要职,口碑与能力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我有时想,他的身上汇聚的聪颖与良善,极可能与那只山羊有某种神秘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我那位同窗乳名唤作“羊奶”。
全家人以此表达对那只羊的感恩之情。
小黑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