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医院(461000)李峥
利培酮与奥氮平均是一种对成人精神分裂症有良好疗效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但由于临床缺乏上述两种药物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分析与研究,故本文着重探讨了利培酮与奥氮平药物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定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总计7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奥氮平方法的一组(37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利培酮方法的一组(3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女17例,男20例,年龄6~14岁,平均为(11.76±2.37)岁,病程3~9个月,平均为(7.57±1.18)个月;对照组女18例,男19例;年龄7~14岁,平均为(11.59±2.42)岁;病程2~10个月,平均为(7.34±1.34)个月。比较以上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例患者均已知情同意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患者口服利培酮药物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日0.5毫克,两周内根据患者病情程度酌情调整剂量至1~4毫克,最大剂量应低于每日5毫克,每日2次,疗程2~3个月。该药物批准文号为H20010309,生产厂家为西安杨森制药。
1.2.2 观察组 予以患者口服奥氮平药物治疗,初始剂量每日2.5毫克,第3d剂量增至每日5毫克,此后应视患者病情程度酌情调整剂量[1],最大剂量应低于每日15毫克,晚服一次。疗程2~3个月。该药物批准文号为H20010799,生产厂家为江苏豪森药业。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评测两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数据。总有效率指标以PANSS减分率作为参考依据,PANSS减分率降幅区间为0~25%,视为无效;PANSS减分率降幅区间为26%~49%,视为进步;PANSS减分率降幅区间为50%~75%,视为有效;PANSS减分率降幅区间为76%~100%,视为痊愈。总有效率指标=(进步+有效+痊愈)例数/37×100%。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1.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上,两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用“百分数”表示(卡方验算);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比较两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指标 观察组总有效率指标(97.30%)与对照组(94.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8.11%)低于对照组(3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临床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疾病应用药物诊治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利培酮与奥氮平两种,前者是一种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对患者椎体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大[2],长期服用患有迟发性运动障碍疾病风险性较高,患者服用该药物依从性较低,应用受众面相对较窄。现阶段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儿预后,提升患者多巴胺功能,常采用奥氮平药物作相应治疗,该药物是一种对α1、5-HT3、5-HT2C、H1、M1、D1、D2、D4与5-HT2A受体具有阻断效果的多受体作用药物,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阳性症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患者便秘、心律失常、嗜睡等常见用药后不良反应,且其疗效与利培酮药效基本一致,效果显著。如上文结果所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指标(97.30%)与对照组(94.5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8.11%)与对照组(32.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漆琼蔚,罗艳琳,江毅敏等[3]学者研究结果一致。通过上述结果对比亦能证明奥氮平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较利培酮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奥氮平药物诊治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