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永
(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盐城 224000)
食管癌是全球发病率较高且预后较差的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部分地区的发病率高达29.81/10万[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部分省市食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2]。尽管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已有较大进展,但其预后仍不尽如人意,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可靠易行的早期筛查手段[3]。近年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4]。lncRNA是一类长约200 nt的非编码RNA,通过表观遗传调控参与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已被证实在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中具有较大诊断价值[5-7]。本研究通过比较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水平,旨在探究三者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三者与食管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的相关性,以期为食管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185例作为病例组,包括男128例,女57例,平均年龄(54±4)岁;均为首次住院且经内镜组织学检查确诊为食管癌;根据病理学资料判断食管癌的分化程度,食管癌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内镜下表现等划分。其中上段食管癌35例,中段食管癌98例,下段食管癌52例;早期食管癌患者36例,中晚期患者149例;鳞癌163例,腺癌15例,腺鳞癌7例;高分化癌57例,中分化癌105例,低分化癌23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200例,包括男142例,女58例,平均年龄(52±3)岁。由专业研究人员对受试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基本信息进行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其他系统恶性肿瘤、糖尿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的开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纳入对象均签署项目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受试者在入院当天由专业医护人员使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采血管抽取静脉血10 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及内参基因GAPDH表达水平。引物序列如下:Linc00152上游引物5′-AGT GTG TCA TAG AGC TTC CTG TTT CAT CTC CCA GT-3′,下游引物5′-TGG AAC CAG GCC CCA GGG AAT CTT TCA GCT GCA TT-3′;H19上游引物5′-TAC AAC CAC TGC ACT ACC TG-3′,下游引物5′-TGG AAT GCT TGA AGG CTG CT-3′; ROR上游引物5′-CGA ACG AGA GGA CCG AAG-3′,下游引物5′-GCC AAG TTC TAG ATA AGC-3′;GAPDH上游引物5′-GGG AGC CAA AAG GGT CAT-3′,下游引物5′-GAG TCC TTC CAC GAT ACC AA-3′;采用2-ΔΔCt法计算lncRNA Linc00152、H19、ROR的相对表达量,ΔCt值=样本Ct值-GAPDH Ct值。
2.1两组基本资料及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表达水平比较 两组在性别组成、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及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表达水平比较
2.2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部位等因素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食管癌的分期、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P<0.05)。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表达水平在中晚期食管癌、食管腺鳞癌与低分化食管癌患者中的升高最为显著。见表2。
表2 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水平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2.3ROC曲线分析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在区分食管癌与对照组的AUC分别为:0.892(95%CI:0.767~0.931,P<0.001)、0.943(95%CI:0.870~0.982,P<0.001)、0.911(95%CI:0.899~0.955,P<0.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2%/98.9%、85.2%/93.4%、79.1%/87.4%,见图1A。当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联合检测时,区分食管癌与对照组的AUC为0.977(95%CI:0.902~0.998,P<0.001),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83.3%,见图1B。
2.4风险评估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浆高lncRNA H19、ROR水平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吸烟史、饮酒史等因素影响后,血浆高lncRNA H19、ROR水平仍是食管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对食管癌的预测价值
注:A为lncRNA Linc00152、H19、ROR单项诊断食管癌的ROC曲线;B为lncRNA Linc00152、H19、ROR联合检测诊断食管癌ROC曲线
图1 ROC曲线分析
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8]。虽然近年来食管癌的治疗技术有所提高,但其5年生存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9]。早期食管癌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患者不易察觉,当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时,病情多已进展到中晚期[10-11]。目前,食管癌的主要筛查手段是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食管拉网),但由于其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且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无法在人群中推广使用[12]。因而,筛选出更多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成为当下食管癌的研究热点,对食管癌的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lnc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且在肿瘤发生早期其表达量即发生改变,这些lncRNA包括Linc00152、H19、ROR、XLOC005009、MEG3、HOTAIR等。周建平[13]的研究发现,lncRNA Linc00152可能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依耐性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生长以及侵袭-转移级联反应,且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谭德立[14]的研究表明,lncRNA H19可通过介导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的发生,从而促进食管癌侵袭和转移,提示lncRNA H19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不良预后相关。EADES等[15]的研究结果显示,lncRNA RO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且可通过抑制ADP核糖基化因子6促进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lncRNA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成为早期肿瘤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关于lncRNA与食管癌的关系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报道。CHEN等[16]发现,lncRNA SBF2-AS1在食管鳞状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且在SBF2-AS1被沉默抑制后食管鳞状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而SBF2-AS1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食管鳞状癌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食管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HUANG等[17]通过对28例食管鳞状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MEG3表达水平的检测发现,MEG3基因的表达在癌组织中显著降低,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MEG3能够诱导癌细胞的凋亡。上述研究提示,lncRNA的差异表达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结果发现,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对食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且血浆高lncRNA H19、lncRNA ROR水平是食管癌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该部分结果与前期研究基本相符[13-15]。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水平在中晚期食管癌、食管腺鳞癌与低分化食管癌患者中的升高较为显著,提示三者与食管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血浆lncRNA Linc00152、H19、ROR对食管癌的潜在诊断价值,并证实血浆lncRNA H19、ROR对食管癌发病风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发现有望为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