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
作者单位: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以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主要特点的骨性疾病, 主要症状为关节僵硬、疼痛以及活动受限, 该病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目前, 临床未能阐明该病的发病机制, 但主要与骨密度、肥胖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有研究指出, 健康教育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 本文主要针对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根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男30例, 女20例;年龄60~72岁, 平均年龄(65.5±3.6)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4±1.6)年。对照组男31例, 女19例;年龄61~75岁, 平均年龄(66.8±3.3)岁;病程1~6年, 平均病程(2.5±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引导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并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②用药护理。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 密切观察用药之后的反应, 并询问患者关节疼痛、皮肤温度以及活动状况的情况;③饮食护理。患者应保持少食多餐的习惯, 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④生活护理。急性发作时, 患者需要卧床休息, 当病情缓解之后可以适当下床活动, 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做好保暖措施, 避免关节受寒。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措施, 具体措施为:根据本次研究内容制定相应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社区自我管理手册”, 并开展相应的授课, 1次/周,1.5~2.0 h/次, 均由本次研究人员进行授课。授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膝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以及相应的表现, 自我管理的技巧(例如制定合理的目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自我管理效率等)、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管理(物理治疗方案以及药物使用方案)、膝关节保护措施、运动锻炼计划(包括肌肉训练、平衡训练以及运动中的保护措施)、情绪管理(疏解压抑的心情、积极的社交等)、饮食管理(健康饮食以及体重控制)。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临床疗效参照参考文献[2]制定: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生活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对生活的影响小;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且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良好的护理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 需要加强患者护理干预, 从而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以加速患者康复[3]。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医疗服务体验, 需要做好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同时为患者提供合理饮食, 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改善肠胃功能以及心理状况, 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力与抵抗力, 出院前开展相应的指导工作, 要叮嘱患者定期到医院随访, 避免疾病的复发。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性疾病, 早期无较大的症状,一旦出现体征变化时, 往往已经出现明显的膝关节损伤, 导致患者行动受限[4]。目前, 临床中多使用腔内注射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 能够起到较好的消炎、镇痛效果,同时对于促进软组织修复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单一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复发的现象, 无法起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另外, 随着软骨组织损伤的加重, 淋巴细胞与多种非淋巴细胞共同产生炎性因子, 从而产生联动反应, 加速了疾病的发展。炎症反应的出现促使多种炎症介质水平的增长, 包括白细胞介素、C反应蛋白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临床检测中的常见指标, 能够反映患者的炎症程度[5]。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以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主要特点的骨性疾病, 主要症状为关节僵硬、疼痛以及活动受限, 该病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膝骨关节炎的发生机制主要在于关节软骨退变以及周围骨质增生, 主要与内分泌、软骨代谢、遗传以及集体的衰老等因素有关[6]。本研究中, 观察组根据研究内容制定相应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社区自我管理手册”, 并开展相应的授课, 授课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膝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以及相应的表现, 自我管理的技巧, 例如制定合理的目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自我管理效率等;②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管理, 例如物理治疗方案以及药物使用方案;③膝关节保护措施、运动锻炼计划, 包括肌肉训练、平衡训练以及运动中的保护措施;④情绪管理, 如疏解患者压抑的心情、积极地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⑤饮食管理:叮嘱患者健康饮食, 并严格控制、保持其体重。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P<0.05)。此结果说明, 健康教育对提升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