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9-01-25 01:35:10徐鑫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发生率差异

徐鑫

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甲状腺癌又称为恶性甲状腺肿瘤, 是肿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甲状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 在临床中该类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内发现肿块, 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等。甲状腺癌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方法, 但不少学者表示在积极手术的基础上有必要配合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 从而确保患者的整体手术效果得到有效提高[1]。此次将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通过, 满足各项手术指证条件, 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及严重神经疾病者。按随机盲选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5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8例、女17例;年龄41~73岁, 平均年龄(45.8±12.3)岁;16例为乳头状癌、12例为滤泡状癌、11例为未分化癌、6例为髓样癌。对照组患者中, 男29例、女16例;年龄42~74岁, 平均年龄(45.9±12.1)岁;17例为乳头状癌、11例为滤泡状癌、11例为未分化癌、6例为髓样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癌症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方法,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 并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 如果存在异常问题, 需及时处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涉及的系统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在手术前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 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偏高, 受教育水平偏低, 对疾病、手术相关知识不甚了解, 因此有必要耐心为患者介绍有关疾病、手术的注意事项, 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消除患者的心理疑惑。术前, 指导并协助患者行舒适、合理体位, 垫高肩部, 维持颈部过伸拉, 加强术前锻炼;并采取音乐疗法、介绍手术成功案例以及放松心态疗法, 缓解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 使患者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工作的开展。②进入手术室前需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仔细核对, 进入手术后可能患者会因为面对陌生的手术环境, 会伴有不良心理状态, 比如焦虑、抑郁、紧张、害怕等, 需安抚患者不良心理, 合理控制手术室的温湿度;并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 注重手术体位的合理、舒适, 进一步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③术后对患者加强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 对患者提供吸氧护理, 加强术后巡视,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 如果存在需采取及时有效处理方案;同时, 术后指导患者多注意休息, 合理饮食,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 从流质食物过渡到半流质食物, 再到普食;进一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 合理进行运动锻炼, 达到促进术后康复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取SAS和SD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分;分数越高, 代表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反之, 则代表焦虑、抑郁症状越轻[2,3]。此外,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5 43.8±2.3 11.2±4.3a 45.3±2.1 13.6±1.2a对照组 45 42.9±2.4 26.5±3.1 46.1±2.8 27.8±4.1 t 1.816 19.362 1.533 22.298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 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1例、手足抽搐2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中, 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5例、手足抽搐6例、出血2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非常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 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大概所占比重为1%, 存在4种病理类型, 即: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是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行甲状腺癌早期手术能够达到解除患者疾病组织、提高生存率的作用;因此, 临床建议甲状腺癌患者在早期诊断的基础上接受早期治疗, 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案, 从而达到提高手术预后效果的目的[4-6]。

在本次研究中, 提到的系统护理干预涉及手术前护理干预、手术中护理干预以及手术后护理干预, 旨在通过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的认知水平, 缓解并疏导患者的术前、术中消极心理, 比如常见的焦虑、抑郁心理症状;通过有效的医护配合, 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有学者结合临床研究病例, 发现系统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 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得出的研究结果和该学者比较相似[7-9]。

本次研究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 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护理前,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针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效果, 值得借鉴及使用。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发生率差异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相似与差异
音乐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