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定向临床医学专业女大学生心理资本特征分析

2019-01-23 11:22:42尹一力周科成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定向生定向资本

尹一力,施 玥,吴 伟,周科成,刘 欣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我国为加强基层医疗实力,解决资源错配、患者逆向流动问题,已于2010年出台了《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由中央财政拨款支持,重点为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卫生医疗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人才,即只招收农村考生,免费五年制医学本科培养,但毕业后需到指定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工作6年[1],若免费生毕业后未按协议报道就业或未服务至期满的,除了需要退还在大学期间已享有的各项教育、生活补贴外,还需要交纳相应的违约金。由于易发生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在女大学生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大学生[2],因此女定向生的心理状况更需得到关注和重视。据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资本存在明显而广泛的联系[3]。心理资本是伴随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心理资本是一种可发展并贯穿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4]。农村定向女大学生这一新兴群体的心理资本现状也成了一个待研究的问题。因此通过调查定向与非定向女医学生的心理资本情况并对比,以此来研究农村定向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现状,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建议,从而使她们均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1 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

随机调查某医科大学的237名农村女大学生,其中定向组43人和非定向组194人。采用Luthans等2007年开发的四维心理资本问卷(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PCQ),该问卷分为自我效能、希望、韧性和乐观4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6个项目。问卷采用6级评分制,1~6分分别对应“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同意”和“非常同意”。总体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心理资本的构建越好。

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8%。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心理资本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心理资本比较(±s,分)

维度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总分定向组2 7.5 6±3.7 8 8 0 2 5.4 2±3.6 8 5 0 2 7.8 8±2.7 9 6 0 2 6.8 8±4.2 2 1 0 1 0 7.7 4±1 0.6 5 0非定向组2 5.9 5±3.2 0 3 7 2 4.6 4±3.8 1 1 7 2 5.9 8±3.3 4 2 7 2 4.8 5±3.5 8 2 7 1 0 1.4 2±1 0.4 2 7 t P 2.8 8 1 1.2 1 3 3.4 7 5 3.2 5 6 3.5 8 3 0.0 0 4 0.2 2 7 0.0 0 1 0.0 0 1 0.0 0 0

农村定向女大学生和非定向女大学生在四维心理资本问卷4个维度及总分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女医学生心理资本现状良好。农村女定向生自我效能、韧性、乐观3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定向生(P<0.05)。

3 讨论

农村女定向生心理资本是多方面作用的共同结果,所以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4个方面对积极面貌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3.1 学校和国家对农村女定向生培养的重视

国家对定向生实行的免费培养政策和多种助学金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求学期间的经济压力,这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毕业即就业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更有信心,更加乐观[5]。被调查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普遍良好,可见被调查学校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资本的培养。

3.2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物质进步和精神文明

首先,农村女定向生心理资本的提高离不开家庭经济情况的改善和家庭结构的优化。南非心理学家阿诺德·拉扎勒斯就曾提出,不利的生存条件会使人消极、难过、缺乏信心和希望,从而影响人的成长;而有利的生存条件使人愉悦、安心并且充满正能量。以往研究也表明,家庭经济条件不同的孩子在心理资本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条件好的学生各因子得分偏高[6]。与此同时,国家近年来推行的城乡户籍制度革新以及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等一系列帮扶政策和工作的有效施行,为减少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了有利条件[7],使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再缺席孩子的成长,家庭氛围得以改善,农村女定向生因此人格更加健全、心理状态更加正向积极。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战略施行过程中,国家除了重视农村经济建设,也在大力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村地区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家长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也得以显著提高。这有助于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并无法排遣负面情绪时,家长能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思维模式。

3.3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

农村女定向生从小生活经济条件不富裕,相比同龄孩子更早独立。杨连兵[8]在对农村学生学习状况分析中也提到,农村学生在学习上更能吃苦,有强烈的上进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习惯了独立应对生活中碰到的困难,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轻易向他人求助。这有利于其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升个人的自我效能,并且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磨难历练出他们更为强大的心理素质,因此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更坚强乐观有韧性,在学习上能吃苦,上进心强。农村女定向生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新姿态,迫切希望逆境成才。

猜你喜欢
定向生定向资本
源于免费定向培养的深度贫困县大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以绵阳师范学院环境类专业为例
临床医学定向生与非定向生职业价值观差异比较研究
——以福建某高校为例
资本策局变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2
浙江省定向与非定向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比较研究
偏序集上的相对定向集及其应用
定向越野
第一资本观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商事法论集(2015年2期)2015-06-27 01:18:54
医科院校农村免费定向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