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梅,孙金娟,郭燕芳
(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玉门 735211)
异丙酚是一种快速强效的全身麻醉剂,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平稳,不良反应少[1],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麻醉及重症患者镇静。
人为选择流产,必须在妊娠周期不足14周的时候。在受到疾病、妊娠意外以及优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孕妇自愿选择结束妊娠的一种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妊娠者进行人工流产。而这些选择人工流产的妊娠者中就有一定数量的孕妇由于流产不当而引发死亡。因此,临床上越来越重视流产的安全性。人工流产术临床应用多年,由于手术简单,多不使用麻醉。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人流术中部分患者疼痛较严重,不能配合手术,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将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 360 例,年龄 20~39 岁,平均年龄(55.6±5.7)岁;体重 41~73 kg,孕周 3~13 周,平均孕周(7.9±1.4)周;孕次 0~4 次,平均孕次(2.3±0.5)次。随机分为异丙酚组150例,利多卡因组80例,非麻醉组130例。3组孕妇年龄、孕次、孕周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手术在门诊人流室进行,由专业麻醉师负责监测。
排除标准[2]:(1)异丙酚过敏者。(2)各种急性传染病或慢性传染病急性发作期、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力衰竭、症状明显的高血压、伴有高热的肺结核以及严重贫血等)不能承受手术者。(3)急性生殖器官炎症,如阴道炎、重度宫颈糜烂、盆腔炎等。(4)妊娠剧烈呕吐引起的酸中毒尚未纠正者。(5)术前4小时内,两次体温在37.5℃以上者。
(1)异丙酚组:先建立静脉通路,待手术医生检查患者消毒铺巾后,经静脉注入异丙酚2.5mg,于1~2分钟左右注射完毕,患者意识消失后即可手术,如手术时间长(超过6~8分钟),患者出现肢体活动,可追加50~70 mg。术前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静脉注射异丙酚两分钟后监测上述数值的变化并与麻醉前相比较。(2)利多卡因组: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后,将小橡皮管(双腔管)插入宫腔达宫底,注入药物,然后缓慢退出,宫腔宫颈管注入2%利多卡因5~6ml,2分钟后开始手术。(3)非麻醉组:不使用任何镇痛药。
异丙酚组停止注药(6.79±1.84)分钟,呼之睁眼;(10.13±2.57)分钟,能正确回答问题;30~50分钟,可自行回家。利多卡因组、非麻醉组患者术中、术后一直清醒。
将镇痛效果分为3级[3-6]:(1)Ⅰ级(显效):孕妇术中完全无痛,表情自如,安静。(2)Ⅱ级(有效):孕妇术中仅轻度疼痛,有牵拉感,基本安静。(3)Ⅲ级(无效):孕妇感到疼痛明显,不够安静或大声呻吟。
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利多卡因局麻,观察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同时与非麻醉组比较。异丙酚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及非麻醉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多卡因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非麻醉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丙酚组无1例患者有疼痛感,见表1。
表1 3组镇痛效果比较
异丙酚组注药前后SBP、DB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呼吸频率用药前为(21.46±2.57)次/分,用药后为(30.17±5.83)次/分,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异丙酚组为0例,利多卡因组2例(占2.5%),非麻醉组27例(占20.77%)。
异丙酚组、利多卡因组、非麻醉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比较
本次研究中,异丙酚组发生呼吸暂停9例,此与注药速度有关。其中20例在30秒左右推注完,发生呼吸暂停为5例;其余130例药物在1~2分钟推注完,发生呼吸暂停为4例。其中呼吸暂停在10~20秒内自行恢复7例,时间达30秒2例。术中出现红色斑疹、肌颤各1例,5分钟后自行消失。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给药方式简单,静注后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苏醒快,无咳嗽等副作用,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异丙酚以2.5 mg剂量给药,麻醉深度以意识消失、扩宫颈时患者无反应为原则,本组150例患者首次用量均能达到要求。如在1~2分钟将首次全量推完,发现意识消失与推药完毕几乎同步,而对呼吸、循环系统并无明显影响。有文献报道,异丙酚注射时间为20~40秒时,呼吸暂停发生率高达23%,本组发生呼吸暂停9例,与初期推药速度过快有关。故麻醉时要控制注药速度,以降低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用药后呼吸变为浅快而规则,呼吸抑制多在注药后1分钟左右,SPO2由97%降至92% ,多数患者SPO2于10秒后开始回升[7]。本组有9例出现呼吸暂停,但多数在10~20秒内自行恢复,其中2例呼吸暂停达30秒,均经手术及麻醉医生及时处理,给予吸氧、面罩加压控制呼吸,SPO2在正常范围内,且呼吸自然恢复,未发现恢复期呼吸再抑制现象。为防止少数患者较长时间的呼吸暂停,手术室一定要备有氧气和控制呼吸装置。
异丙酚镇痛效果显著,实施异丙酚静脉麻醉后,可明显消除患者痛苦,无1例患者有疼痛感,无痛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和非麻醉组。异丙酚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0%,利多卡因组为72.50%,非麻醉组为32.31%,3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丙酚麻醉效果好,无痛率高,利多卡因麻醉效果次之。
异丙酚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本组150例人工流产者,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而非麻醉组高达22.3%。异丙酚麻醉不增加阴道流血量,不影响子宫收缩,3组之间阴道流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对人工流产的安全与无创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异丙酚起效快,诱导平稳,持续时间短,镇痛效果确切,患者感觉良好,可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对呼吸循环系统抑制不明显,毒副作用相对较小,可有效减轻妊娠者的痛苦,促进机体恢复。在加强呼吸循环监测、备有氧气、控制呼吸装备的条件下,单纯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麻醉是一种安全和比较理想的方法,安全系数较高,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