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2019-01-19 18:19:57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高校学生体育

赵 咏

(郑州商学院,河南郑州 451200)

扩展训练最早源于二战时期,作为一项军事项目,在后期的政治经济,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扩展训练教学是一种近年来逐渐兴起的。高校作为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要不断基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教学改革,当前已经有许多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的扩展训练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1. 扩展训练概述

1.1 起源和发展

扩展训练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由于遭到德国纳粹的严重袭击,英国船队出现了大量的水兵与船员伤亡情况,只有少数幸存者在灾难之中进行了自救,或者等到了救援。后来经过对这些幸存者进行观察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在灾难中得到幸存,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过人的体能,而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生存欲望,在遇到严重的袭击过程中,能够保持强烈的生存意识,顽强自救,最终才能获得生还。经过这次事件的启发后。翰斯先生专门创建了一所生存训练学校,创造逆境,引导人在逆境之中激发出生存的本能,训练人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这也是扩展训练的最初的起源。在战争结束之后,这种扩展训练方法逐渐应用于政治,经济,等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当中,其扩展训练内容涉及到管理,心理等诸多学科领域,对于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2 训练内容与分类

传统上的扩展训练内容包括了室内室外,以及专业场地与野外场地等多种形式,其运动内容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其中室内扩展训练主要包括破冰流程,团队建设,信任背摔等,训练项目可以在体育馆,教室等,室内环境中进行,其具体的项目设计内容取决于扩展运动的场地以及人数。户外扩展运动主要包括野外生存,丛林穿越等训练项目,其灵活性较大,受运动场地以及道具限制较小,但是相对来说户外运动安全系数较低。专业场地扩展训练主要是在专业的扩展场地内进行的单杠,断桥等扩展训练项目,这些训练的项目的开展能有效激发参与者的运动潜能,并对参与团队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进行锻炼,但是专业场地扩展运动的场地建设投资大,危险系数高,且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在开展扩展训练项目时要根据体育扩展训练目的进行科学设置。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与其他运动相比,扩展运动目的性更加明确,其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扩展训练的开展要基于受训者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与凝聚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设置,确实推动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扩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2.1 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需求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强调于学生体育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兴趣,没有基于学生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体育教学应当面对社会发展与需求,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扩展训练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与挑战性,符合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除此之外,突破了体育课程的封闭局面,有效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是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现代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2.2 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

新时期下的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能够基于自身实际情况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学生可能在学习以及生活上面临了一定的挫折,造成了紧张悲观的消极情绪,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引入扩展训练教学,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加强教育,提升其心理素质,帮助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在开展高校体育扩展运动教学中,需要学生在紧张激烈的对抗与竞争过程中以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参与到训练中来,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将使学生在扩展训练中,逐渐培养出沉着冷静,谦虚谨慎的良好品质,在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提高同时,也能促进帮助其完善性格,提高意志,实现心理素质的优化。

2.3 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将要走入到社会环境,参与工作以及社会生活,当代大学生多成长在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在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离开了家长的呵护,开始群体生活,但是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以及集体主义精神。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扩展训练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共同的交流与合作完成,例如信任背摔,逃生墙,高压电网等扩展训练项目,仅凭单人能力根本无法完成,通过扩展训练项目的有效应用,将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锻炼坚强意识,同时也进一步感受到团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尊重与关心他人。使高校学生无论是在今后的生活,还是社会工作中,都能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尽快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2.4 树立自信心,挖掘个人潜力

在优越的生长环境下,许多高校大学生在生活中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挑战,也不清楚自身具有多大的潜力,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扩展训练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挖掘个人潜力,通过不断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在扩展训练项目中,有一个高空断桥项目,即在八米高位置设置一个断桥,学生需要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从断桥的一头跳向另一头,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许多学生只要大胆的向前轻轻一跳便可越过。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在爬上断桥的那一刻,开始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此时教育工作者以及同学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要求学生以坚定的不放弃的心态顺利完成任务,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有效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其心理素质,通过任务的完成,认识到在困难面前自己也可以做到。

3. 扩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根据实际教学要求,合理选择扩展训练项目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切实提高扩展训练应用价值,就需要充分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扩展运动项目,避免由于盲目选择扩展训练内容,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同时影响到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扩展训练项目,选择过程中,教师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3.1.1 可行性原则,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对扩展训练项目进行科学选择,因为在扩展训练开展过程中,无论训练项目有多科学,如果学校不具备相应训练条件,那就很难实施下去,因此,一定要选择符合高校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实际能力的扩展训练项目,才能确保项目的可行性。

3.1.2 健康性原则,高校体育运动教学中,要以健康为第一要求,在进行扩展训练项目选择过程中,要遵循健康原则,避免选择太过于危险,或者并不符合高校学生实际能力的扩展训练项目,才能确实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3.1.3 教育性原则,在选择扩展训练项目时,要根据不同训练项目的自身优势与特点,结合体育教学目标进行项目内容选择。

3.1.4 趣味性原则,为了与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区分开来,吸引高校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扩展训练项目中来,教师要遵循趣味性原则,选择符合高校学生兴趣特征的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由此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3.1.5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应当是扩展训练项目选择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教育工作者在选择扩展训练项目过程中,务必要将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在切实保证安全可行的情况下,才能选择此扩展项目进行训练,并尽最大力量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存在,避免对高校学生造成损伤。

3.2 科学设计课程体系

当前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扩展训练的引入方式,主要以场地户外室外扩展环境为主,主要关注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造力等扩展功能训练,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根据扩展训练本身内容特点,基于高校学生能力发展需求,进行拓展训练项目优化,不断开发资源环境,以达到最佳的扩展训练成效。

3.2.1 扩展训练课程设计要与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高校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整体身体素质较高,因此在进行扩展训练设计时,可以适当引入荆棘取水,越野户外等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扩展训练项目。而根据高校学生较强的个人主义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的特质,有针对性的安排,连环手等扩展项目,提升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并在训练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克服心理障碍。基于现代社会发展,对于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体育扩展训练项目的开展可以适时的引入游戏,创造机器组装等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更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教师务必坚持适度以及循序渐进原则,避免在扩展训练一开始为学生安排难度以及强度较大的扩展训练,使学生产生挫折心理,而出现畏难情绪,只有通过训练难度以及强度的稳步提高,才能使学生在训练项目感受到挑战困难的自信与乐趣,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3.2.2 基于不同高校所在地域的运动文化特征,高校在进行扩展训练运动应用时,可以充分结合地域特色,利用高校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课程优化。例如南方地区的高校扩展训练时,可以借助周边丰富的水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水上扩展运动,如滑行索道,水中划船等项目。而北方地区的高校,在冬季下雪时期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周末时期,开展滑雪,溜冰,打雪仗等训练项目。对于中部地区,离山较近的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扩展训练,如开展野外生存,登山露营等扩展训练项目。通过因地制宜,体现地域特色的扩展训练引入,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课程体系优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扩展训练效果。

3.3 深入探索组织形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扩展训练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或者必修课程来开展教学,也可以根据不同性别年级兴趣的学生需求,进行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设计。在扩展训练项目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将课程开展安排在周末以及假日时间,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之下,能够有时间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与同学之间进行友好的交流沟通。基于不同扩展训练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或随机由10到16人为一小组进行训练小组划分,鼓励学生通过训练小组划分认识更多的小伙伴。在扩展训练组织过程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严格根据相应的扩展训练流程,监控学生在扩展训练中的行为,挖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还要到扩展训练项目过程中所使用的器材进行及时检修,发挥自身专业知识,讲解扩展训练步骤,并帮助学生消除胆怯心理。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教师培训的经常化,通过加强与扩展训练机构合作,开展扩展课程训练竞赛,激发培训教师创新组织能力,使高校扩展训练确实符合操作要求,消除不安全因素,保证训练效果。

4. 结语

扩展训练作为一项具有特殊教育功能的新型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效顺应了素质教育改革需求,其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不仅包括了传统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同时还能对高校学生团队意识,合作能力以及心理健康进行教育,更好的适应当今时代发展需求,也进一步体现了体育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因此,针对扩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高校学生体育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探索研究——以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双语字幕视频压制为例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创业训练项目持续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美国与缅甸的国际军事教育和训练项目:1980-1988年项目回顾兼未来展望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