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分析

2019-01-16 01:36:28袁伟娜李允均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徐州221011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心绞痛

袁伟娜,李允均,曹 静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徐州221011)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多,加之烟草泛滥,急性心绞痛的患病率也随之不断上涨[1]。急性心绞痛属于较为多见的心血管疾病,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衰、心肌梗死等严重症状[2]。因而,在目前临床中选取一种高效的临床治疗策略对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重大积极意义。鉴于此,在本研究中,分析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旨在有效预防与控制心绞痛反复发作,提升生活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选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依照入院就诊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19)中,男12例,女7例;年龄为41~68(平均58.02±1.47)岁;病程1~6(平均4.35±1.29)年;心绞痛类型:有17例静息型、2例劳力型;对照组(n=19)中,男11例,女8 例;年龄为41~67(平均57.74±1.33)岁;病程1~5(平均4.20±1.31)年;心绞痛类型:16 例静息型、3例劳力型。所有患者均伴有程度不一的胸部疼痛、胸闷等临床症状。两组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得出P>0.05,可作对比研究与分析。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常规治疗,在救治急性心绞痛患者中,首先需指导其在休息时取平卧体位,同时需应用常规吸氧治疗。给予硝酸甘油1~2片,温水送服,待大概3 min后,观察患者服药后的身体反应,对于有明显改善迹象的患者,需再观察30 min;而对于未发现有明显改善迹象的患者,则继续给予反复治疗;也可以将亚硝酸异戊酯碾碎之后放置于手帕内,然后覆盖在鼻部位置,进行吸入治疗;给予速效救心丸,口服治疗[3]。在治疗全程中,适当给予β受体阻滞剂、调脂、硝酸酯类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医务人员需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观察病情的发生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现象,预防与控制不良反应[4]。研究组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分装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证号:国药准字 J20130007]75 mg/d,持续治疗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评价并同步记录两组的治疗有效性、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安全性。①治疗有效性。显著进步:患者心绞痛未出现反复发作现象,经心电图检查其临床指征均已复常;好转:患者心绞痛症状有一定改善迹象,经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呈缺血性下降,且伴有逐渐回升现象;无效:患者心绞痛症状无改善急性,各项心电图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病情程度加重的现象。②心绞痛发作情况,包括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③治疗安全性,包括心绞痛、心血管、心力衰竭。

1.4 统计学方法将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记录计量资料,t检验,%记录数据率,χ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有效性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两组的治疗有效性比较 [n=19,n(%)]

2.2 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研究组的心绞痛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长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n=19,x±s)

2.3 两组的治疗安全性比较研究组的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的治疗安全性比较 [n=19,n(%)]

3 讨论

急性心绞痛的发生发展可引发冠心病,随着冠状动脉缺乏充足的供血量,当心肌处于持续不断地缺氧、缺血状态下,可导致左上肢疼痛、心前区疼痛[5]。尤其是在进行劳力活动或是情绪波动较大时,疼痛程度愈发强烈。在通常情况下,心绞痛持续时长在15 min内,可通过给予速效救心丸来帮助减轻疼痛程度,缓解症状[6]。同时,经心电图检查后可见患者急性心绞痛发作过程中,其ST段呈缺血性变化。由于该疾病具有起病较急、发作频次高、病情严重等特点,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受到了医学界高度重视。在目前临床中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心绞痛发作频次以及持续时间来给予不同的药物、不同的治疗策略进行救治。其中,两种及以上药物合用方式治疗急性心绞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成效。在本研究中,在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与氯吡格雷合用,同样也取得了理想疗效。氯吡格雷属于噻吩吡啶类衍生物的一种,可与二磷酸腺苷受体进行有效结合,分离糖蛋白受体、纤维蛋白原,从而对血小板聚集发挥抑制作用[7]。本品与β受体阻滞剂、调脂、硝酸酯类等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一方面可解除冠状动脉血流阻塞,另一方面还可预防血栓形成,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研究表明,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提示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可改善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从而有助于快速达到预期治疗成效;研究组的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与避免心绞痛的反复发作性以及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长,有利于进一步减轻患者因剧烈心绞痛而产生的痛苦;研究组的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可减少心绞痛、心血管、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从而对加速康复进程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临床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可进一步提升预期治疗成效,最大限度上减少心绞痛的反复发作现象,是一种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的治疗策略。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心绞痛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城市地理(2015年24期)2015-08-15 00:52:57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2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