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利敏,周维云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
近年胆管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采取ERCP治疗的患者来说,实施优质的护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临床上为了验证优质护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胆管结石患者在ERCP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特意对80例胆管结石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总结。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3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就医的80例胆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前40例为对照组,后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40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5±3.1)岁 ;观察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在41岁-78岁,平均年龄为(64.13±3.5)岁。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个人情况经过比较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1.2 方法 (1)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疾病的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病区管理、术前准备工作以及用药指导,同时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要全面记录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1]。(2)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并成立专门的优质护理小组,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其主要的护理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自身的疾病以及治疗方法与效果没有全面的认识,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严重的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护士就要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并通过讲解成功案例的方式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药物护理:患者在服药期间要严格根据医嘱定时服药,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掌握药物的基本性质与使用方法,例如若患者长时间服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就会产生不良反应。③并发症护理:为了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就要对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消毒,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2]。除此之外,患者在卧床休息的同时要进行简单的床上活动,以此来有效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固定鼻胆管,检鼻胆管是否畅通,防止其受压与扭曲而发生脱落,引发胆道出血。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就要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3]。④康复护理:当患者进入恢复的中后期,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在床边进行简单的运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进行室外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坚持遵循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此来改善患者预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胆漏以及胆道出血。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2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见表1。
优质护理颠覆了传统的护理理念,主张“心理-生理-社会”相结合的现代化护理理念,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整体护理从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就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3]。优质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并发症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四大部分,通过对患者心理疏导,人性化关怀以及用药指导来缓解患者焦虑与恐惧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并发症护理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4]。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对胆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同时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实际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