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冬梅,吴文卓
(宜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200)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20例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通过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留置针并发症、输液药品是否有刺激性、患者是否卧床等临床信息,分析影响留置时间主要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方法,临床效果较佳,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120例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输液药品、临床的并发症以及患者住院习惯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范围在19岁-86岁,平均年龄为(57.1±11.3)岁。静脉留置针为苏州鱼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透明敷贴为上三M公司生产型号为9534HP,封管液采用肝素液(使用0.9%的氯化钠稀释肝素,至每毫升含0-10单位的肝素液)。所有患者的穿刺部位为手背静脉或上肢前臂出。
表1 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比较(Mean±SD,d)
1.2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患者是否卧床、患者输液药品是否具有刺激性、是否发生留置针堵管现象、药液是否发生渗漏、留置针是否发生脱落以及患者有无发生静脉炎的临床症状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如表1所示,年龄≥55岁患者平均留置针时间显著低于<54岁患者(P<0.05);存在留置针并发症患者留置针时间显著小于无留置针并发症患者(P<0.05);输入刺激性强药品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刺激性弱药品(P<0.05)。患者的性别与是否卧床与留置针放置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
本研究中,留置针的留置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2]:①患者的年龄。患者年龄越大,由于凝血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纤维蛋白原增高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穿刺导致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和硬化,都可以导致留置针发生堵管的风险增加。老年人血管张力差、内径变窄以及血管周围皮下脂肪较少等问题导致留置针不易固定。②药物的刺激性。输入刺激性的药品或者高渗液体进入静脉后会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的收缩、痉挛。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临床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的患者,分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关键性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可以减少护理工作量以及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