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张晶晶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博远医院,山东 临沂 273300)
本研究中,我院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给予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分析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见下文。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9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4月-2018年2月,其中,男女比例为52/39例,年龄25岁-77岁,平均年龄(52.5±7.5)岁。91例患者均已知悉、同意签订知情书,排除智力异常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46例):男女比例28/18例,年龄26岁-77岁,平均年龄(52.6±7.6)岁。对照组(45例):男女比例为24/21例,年龄25岁-75岁,平均年龄(52.4±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1]对照组(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医护人员对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措施,消毒铺巾,经腹股沟韧带作切口,长度在5 cm-8 cm,深度到浅筋膜位置;分离股静脉、大隐静脉的汇合部位,依次解剖股内外侧、腹壁、阴部外等浅静脉,随后,结扎切断大隐静脉(距离股静脉约1厘米位置),小腿部作切口;结扎处理大隐静脉远端,若曲张静脉无法消除,行分段剥离切除术。
研究组(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a、泡沫硬化剂的制备:泡沫硬化剂为聚桂醇注射液,制备方法为涡流法,采用两个10 mL注射器分别吸取8 mL无菌空气、1%的聚桂醇注射液,然后通过三通气连接,快速抽送注射器,,次数20次,以混合制成泡沫硬化剂10 mL。b、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取仰卧位,垫高患肢60°,采用超声引导的方式,探头频率5 MHz-13 MHz,确定距大隐静脉汇入深静脉10 cm的位置、远的大隐静脉主干,然后,用注射器将泡沫硬化剂注射入静脉腔内,剂量2 mL,操作成功的标识为超声见烟雾状强回声散开在静脉腔内。其次,观察曲张静脉主干(超声观察)根据静脉显示的清晰情况,分别给予每针1 mL的注射,2针-4针。c、透光静脉旋切术:术前,用笔绘出曲张静脉走向的大致轮廓,采用TriVex系统,刨吸旋切转速:1,000 r/min-2,000 r/min,负压压力:500 mmHg-700 mmHg,术中,控制注射泵压力在500 mmHg-600 mmHg,然后在曲张静脉团两端分别作一个切口(约3 mm),一个插入冷光源和加压灌注肿瘤液内,一个插入刨刀头,在冷光源下,刨刀头切口对准静脉团,然后开始刨吸(摆转模式)[2]。
1.3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术中相关指标(Mean±SD)
表2 并发症
2.1 术中相关指标 治疗后,在术中相关指标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干预后,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为4.38%均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临床上,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一般是从解决下肢浅静脉反流的方向着手,常规治疗以手术为主,一般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但该模式存在着局限性,术后创口大,并发症多等。
近年来,随着超声、微创技术的发展,TriVexation透光旋切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该模式在直视下对曲张静脉进行切除,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曲张静脉清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本次结果显示,治疗后,在术中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中,对照组的数据均差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超声介入泡沫硬化剂联合透光静脉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明显 ,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