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阳
(扬州市医学检验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0)
贫血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疾病,其症状表现为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且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值,其原因众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但是前两者在血常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常会引起误诊的发生,影响诊断治疗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对IDA与THAL两者之间的诊断效果,本次对我中心诊断为IDA与THAL的98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以下是具体报告。
1.1 一般资料 对我中心2017年8月-2018年8月进行血常规检验的98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检查为IDA的50例作为甲组,有31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在18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2.9)岁,检查为THAL的48例作为乙组,有27例男性和21例女性,年龄在19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9±3.2)岁,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心悸、皮肤苍白、头晕以及乏力等。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血前一日叮嘱患者保持空腹状态,在次日清晨采集患者肘静脉2 mL血液,严格按照血常规检查将其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测量并观察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白细胞(WBC),其中RDW正常范围是11.6%-14.6%,RBC正常范围是(3.5-5.5)×109/L,MCHC正常范围是(318-345)g/L,PLT正常范围是(100-300)×109/L,WBC正常范围是(3.5-9.5)×109/L。
1.4 统计学处理 在软件SPSS 19.0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组WBC异常例数有14例,占比为28.0%,PLT异常例数为11例,占比为22.0%,而乙组WBC异常例数有4例,占比为8.3%,PLT异常例数为3例,占比为6.2%,甲组显著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RDW显著高于乙组,而RBC、MCHC显著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各项指标对比情况(Mean±SD)
贫血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一种血液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贫血的诊断技术较为成熟,一般进行红细胞计数以及体积等诊断,进而对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诊断[1]。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贫血类型是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这两种疾病的血常规检验中存在较大的相似性,需要给予准确性的诊断,以免造成误诊,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两种贫血均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常规检验中重要的辅助检测指标是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但是引起贫血的因素较多,病理机制也存在差异性,会引起红细胞各项指标的变化[2]。IDA是由于合成血红蛋白中铁元素的缺乏而降低了机体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造成红细胞充盈度不足,而THAL属于珠蛋白合成障碍性疾病,虽然机体内血红蛋白有所降低但是却保持在一定水平上,其红细胞充盈程度与细胞形态相对较为单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者的WBC异常率为28.0%,PLT异常率为22.0%,相比于乙组8.3%、6.2%明显较高,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甲组患者的RDW显著高于乙组,而RBC、MCHC显著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IDA与THAL两种贫血重要的鉴别指标是RDW、RBC以及MCHC,而WBC与PLT是贫血诊断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