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昌平,姜欢欢,陈志谦
(武汉市汉阳医院药剂科,湖北 武汉 430050)
1.1 情况调查 2016年3月-2016年底,我院抗菌药物AUD控制情况良好,2016年第四季度我院抗菌药物AUD控制在36,但2017年1月起全院抗菌药物AUD反弹严重,1月抗菌药物AUD达到58.3,2月份有所下降,但还维持在49的高位。
1.2 方法
1.2.1 计划阶段(Plan) 运用头脑风暴分析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画鱼骨图,针对性找出管理关键切入点。
分析主观原因:①盲目联用及延长使用抗菌药物,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规范;②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AUD的概念意识不强,重视不够;③奖惩措施、力度不够,对AUD不达标的科室扣罚力度不到位;④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及说明书掌握不充分;⑤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要求学习和执行落实不到位。
分析客观原因:①年初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猛增,客观上造成了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②耐药菌感染患者逐年增多,造成抗菌药物联用及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延长。③信息系统对AUD管理不得力,统计数据不准确,无法实时查询AUD,对疗程不合理的情况无法实施干预;④部分口服药单包装过大,整盒开具对AUD影响过大。
查找主要原因:对影响AUD的主要科室、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主要科室是使用频度较大及不达标次数较多的科室(表1),异常增长的科室纳入重点监控;主要原因是医师对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使用了解不够、用药习惯不良,盲目联用抗菌药物或盲目延长疗程,对相关抗感染指南不熟悉,相关职能部门对抗菌药物AUD不达标科室处罚不到位。
1.2.2 实施阶段(Do) 从2017年3月药学部联合医务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的通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各科室抗菌药物AUD及I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每超过1个点,处罚100元,以此类推。b、对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严格管理,对每月抗菌药物处方抽查点评中发现的不合理处方,除按每张处方扣罚20元到处方医生外,相应科室扣罚0.2分质控分。
1.2.3 检查阶段(Check) 通过下发管理通知,并对普外科、妇科、骨一科、骨二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六个主要科室约谈并持续关注,对降低各科室以及全院抗菌药物AUD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3月当月全院AUD已降至40.20接近达标,4月份降至38.54达标,5月份降至34.25,且还有下降空间(图1)。
非层流室、接台手术、手卫生消毒、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是外科切口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1-3],过度延长用药时间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骨一、骨二科虽然抗菌药物AUD有所下降,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包括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仍存在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妇科5月抗菌药物AUD有所反弹,加强管理后7、8月份已改进至62.48、64.22,并达标;其他主要科室也进行重点督导:神经外科7、8月份AUD也大幅下降并达标;泌尿外科6月-8月AUD为59.80、64.34、60.52,大幅下降并持续达标(表2)。此外,部分科室仍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停用抗菌药物不及时、盲目联用等问等问题存在。
1.2.4 处理(Action) 将其中成功的经验总结并使之在以后工作中继续实施、获益,如:专业指导与行政处罚相结合管理、一对一梳理问题、针对性的沟通培训、主要科室关键问题查找等;对不达标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等未改进到位的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每月药讯进行质控通报,针对问题按要求进行扣分、罚款及督导,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继续整改。
表1 2016年影响AUD的主要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图1 2017年全院抗菌药物AUD变化
表2 2017年PDCA前后各重点科室AUD变化
通过对主要科室关键问题的干预,全院抗菌药物AUD明显下降并达标,全院抗菌药物AUD由1月的58.3,2月49.0下降至3月份40.2→4月份38.5→5月份34.3,全院AUD在3月已基本达标,4月-8月达标并持续下降(≤40 DDDS)。
抗菌药物不合理联用及用药疗程过长等问题在我院主要科室得到了有效遏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有所好转,但个别科室在抗菌药物使用率、疗程控制、品种选择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持续改进[1,2]。
通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加强手卫生、消毒监测、控制手术时间等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培养加药敏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比例,降低抗菌药物AUD[3]。